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9264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8
《刑事政策演变中增量因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刑事政策演变中增量因素刑事政策演变中增量因素刑事政策演变中增量因素刑事政策演变中增量因素 一、刑事政策的演进 立功避免对策关于社会共同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能够说,刑事政策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起始之初便已存在。但是。讨论避免立功的适宜、有效的手腕,并将其作为国度的系统性的政策——刑事政策而加以推进的自发性认识,则是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呈现的。在此之前,仅是强调以死刑为中心的暴刑手腕停止威慑来到达避免立功的目的。特别是近代社会的初期,由于正处于从封建专制向近代国度过渡时期,社会局势动乱不安,滥用暴刑的倾向极为明显。与近代初期的资本
2、主义开展相应的经济及社会构造的变化,也招致了刑事政策的变化。同时,近代初期的启蒙思想也对刑事政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刑罚的合理化弛缓和化。启蒙思想的动身点是:追求传统和权威下的个人解放,强调理性至上的个人主义和合理主义。从启蒙思想的合理主义、人道主义的立场动身,不只变革了刑罚制度,还对理想中的立功人该如何处遇也予以关注,主要表现为监狱改进运动。与启蒙时期的刑事政策相对,19世纪后半叶的刑事政策思潮则是科学主义。随着经历科学的办法论浸透到一切的科学范畴,实证学派的研讨在从人类学乃至生物学的角度来解明立功缘由的同时,又将重点放在社会缘由的查
3、明上,以为立功是由于生物学、物理学及社会学的缘由的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为使社会免受立功的损害而完善社会政策的同时,对具有施行立功之虞者,应当经过改造来消弭其风险性。于是,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改造立功人这一近代刑事政策的理念便告确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国度的刑事政策又呈现出两极化、社会化、人道化、国际化的开展趋向。当然,“要总结当代西方各国刑事政策发作了哪些共同的主要变化,是相当艰难的,由于各国的刑事政策理论各显其态、差别宏大。”但是,大致能够描绘一些主要的变化,其中“刑罚是逐步缓和、温和的,而在当代西方国度开展得尤为
4、疾速、显著,刑罚在总体上疾速趋缓,死刑的控制以致废弃以及轻刑化和非刑罚化的开展,是最为突出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刑事政策主要分布于法典或者统治者发布的诏书、敕令中,其价值定位是国度本位,体系内容是庞杂多样。在奴隶制夏朝时就有“昏、墨、贼者,杀”的规则,商朝设立了“乱政”和“疑众罪”,周朝采用明德慎罚、同罪不同罚、刑罚世轻世重、三宥三赦等刑事政策。封建制前期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法治国”、“行刑重轻”的刑事政策,其刑罚体系实践上是周朝刑罚体系的延伸,固然呈现了自在刑、身体刑和罚金,但依然以肉刑为中心。秦朝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明法
5、重刑”等主张,强调重刑主义,只是在此前提下也留意区别看待,如自首减轻处分、未成年人立功不负刑事义务或减轻刑事义务、辨别成心与差错等。汉朝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主张“为政以仁”,提出了“亲亲得相首匿”、“上请”、“恤刑”等政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八议”、“官当”制度得以确立,呈现“重罪十条”的规则。隋朝时期“以轻代重”、“尽除苛·渗之法”、“刑网扼要,疏而不失”的刑事政策,在一定水平上克制了以往刑罚的野蛮性。唐朝时期继承了以前历代统治者的刑事政策,使刑事政策的内容到达了相当完备的水平。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刑事政策
6、上主张重刑和恢复肉刑。明清朝时期,统治者提出了“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事政策。清末刑事政策的革新,“首要的方面是刑罚体系近代化的完成即从以肉刑为中心到以自在刑为中心的过渡,刑罚大大缓和,大清爽刑律废弃了凌迟处死、体刑、刑讯等非人道之刑事法律制度。”新中国树立之初,在百废待兴的境况下,办理刑事案件主要依托刑事政策,“镇压与宽大相分离”的刑事政策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随着其历史任务的终结,代之以“惩罚与宽大相分离”的新的刑事政策,并明白地规则于1979年《刑法》之中。作为与“惩罚与宽大相分离”的根本刑事
7、政策相辅的还有一些详细的刑事政策,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元凶必办、主谋不问”;“犯罪折罪、立大功受奖”;“打击少数,争取、分化和改造多数”;“小惩大诫、治病救人”等。除此之外,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端,停止了三次气势浩荡的“严打”的详细刑事政策,在特定的时期,“严打”政策简直取代了惩罚与宽大相分离刑事政策,成为主导我国刑事司法的根本刑事政策。由于“严打”政策的先天缺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于2005年12月5日至6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初次提出要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也是我国目前最新的刑事政策。 经
8、过中西方刑事政策的演进过程,我们能够看到看待立功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以及对立功人的惩办,从总体上是渐次客观理性和逐渐轻缓的,固然历史上某个阶段呈现一些重复。正如我国著名学者茅于轼所言:“现代文化社会看待坏人坏事不同于古代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