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

ID:1787404

大小:1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虎山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单元练习题一1、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法不阿贵”C、“民贵君轻”D、“以法为本”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4、“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B.人而不仁,如礼何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D.为政以德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孔子6、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7、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在战国时期B.提出“民贵君轻”C.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D.主张“性本善”8、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主张表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核心是仁B.主张维护“周礼”C.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9、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A、《诗》B、《春

3、秋》C、《乐》D、《论语》10、孟子的思想主张不包括()A、施仁政于民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C、提出“三纲五常”D、主张人性本善11、最早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2、孔子、孟子、荀子学说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B、主张统治者要控制对人民的剥削C、包含民本思想D、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二1、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A.主张“罢黜百家,

4、独尊儒术”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不包括()A、举贤良对策B、肯定儒学C、起用儒考数百人D、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都是()4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6、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

5、政治上的统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三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者主张不属于“二程”()A.“万物

6、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3.继孔子和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     B.程颐     C.陆九渊   D.朱熹4.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5.朱熹的理学内容主要有(  )①“理气论”  ②“心即理”   ③“致良知” ④“心性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

7、.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下列哪些是“心学”的内容(  )①“心即理也”②“宇宙便是吾心” ③“致良知” 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9.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A   BC D410.下列关

8、于宋明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