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ID:1785926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7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_第1页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_第2页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_第3页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_第4页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中西绘画美术教育的异同  摘要:中西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每次交流与碰撞,都会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思潮传入中国,西方绘画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中国传统美术受到冲击,美术教育的理念和形式渐渐向西方靠拢。  关键词:西方绘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形式;表现技法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在西方教育体制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授受”的方式,这种方式更注重技术传授,并没有上升到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的高度。直到清末民国初年,随着西学东渐,中

2、国出现了新式的美术教育体系。随着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教师教、学生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想的自由性和创造性。美术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开放性与包容性。蔡元培先生在美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观点,他认为美育可以塑造全面的人格,对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为20世纪初杰出的教育家,他主张感受生活、发挥想象,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描绘美的对象,不强调形式主义。无论如何,美术的目的是一样的,中西方的美术理念是异曲同工的。西方美术以客观再现世界和真实自然作为写实的标准,如西方传统的雕塑、建筑、绘画等,多是客观再现的优秀作品,并且这一标准长期影响着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一万

3、多年前,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绘有牛、马等形象,这些粗犷的线条可以看作最早的素描语言形式。15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阐述了透视结构定理,他指出: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体时,各平行的条线向远处延伸,会消失于同一点,即灭点;距离近的物体显得大,距离远的物体显得小。依照此原理,艺术家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创造出了三维立体空间的写实主义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马萨乔的作品《纳税银》中就体现了透视法的应用,画中前面的人物比后面的大。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画家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解剖人体,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的组成关系,将解剖学和透视学运用在绘画上,他画的大量素描草图在今天看来仍是传奇

4、之作。西方的绘画,无论是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等,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以客观再现为主,追求描绘对象的明暗对比、结构透视、比例协调等,所以,西方绘画是以模仿论为美术基础的。西方传统的绘画、雕塑都是模仿现实生活的。19世纪,在印象主义出现之前,西方的绘画以写实为主,用几百年建构了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将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视为典范,以素描训练为主。中国书法中也有类似的写实性。最早的象形汉字就是对自然现象进行了高度概括,但不像西方那样纯粹地照搬客观自然,而是带有与天地神明沟通的意味。中国最初的文字是根据鸟兽留在地面上

5、的印记创造出来的,也可以看作最简单的绘画。后来出现了毛笔,点画的结构丰富多样,提按、顿挫、粗细等变化无穷,形成了灿烂的书法艺术。  高校美术教育必须重视中西绘画体系的异同。从心灵表达的形态看,中国文化以道德心为主,西方文化以认知心为主;从绘画方法看,中国文化重直觉,西方文化重理智;从文化成就看,中国文化在道德教化方面收获颇丰,西方文化在科学方面成果显著。总结来看,中国绘画重物感、重意象、重借物显人、重游目周览、重意境、重气韵、重笔墨、重心理和谐、重程式;西方绘画重镜像、重具象、重再现客观、重静坐观察、重景境、重结构、重色彩、重形式和谐、重典型。西方注重理性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物象是由光的作用而

6、呈现形、色及明暗、凹凸,为使绘画真实地再现观察到的客观世界,而以明暗法和色彩构形,并涂满画面以制造镜像,形成犹如透窗视物效果的绘画。为使再现的客观世界与静坐观察到的效果一致,西方画家发现并总结出透视法,把画面形象置于三维空间的组织结构中。中国自古形成书画同源,以书法用笔入画,使用以线构形的方法,使线描发展到极致。道家视黑白为阴阳之表现,含有丰富、玄奥的哲理。孔子“以素喻礼”,而黑、白即为素色。“素即雅”的思想使中国画重笔墨,且以三远法和虚实相生组织构成画面,使之符合游目周览所获得的印象,并将其抽离于生活原型,归纳为凝练的程式,以追求纯净的审美境界,获得完美的形式结构。中西绘画不但在文化上影响

7、着学生的绘画思想,而且在构图上影响着学生的绘画创作。中西绘画构图有如下差异:中国绘画构图重物感结构、重置陈布势、重笔墨结构、重虚实相生;西方绘画构图重透视结构、重画面分割、重色彩结构、重物象显晦。中西绘画构图方法的差异,是基于物感意象与镜像再现两种不同的绘画观念而形成的。从构图方法上看,西方绘画用透视法制造视具有镜像效果的画面;中国画则是用以大观小、三远法等组织以游目周览获得的心象空间效果,这通常被称为散点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