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54257
大小:1.26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9-0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江浙沪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378密级:分类号:硕士学位论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江浙沪为例学号:3201602090学生姓名:李莉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导师姓名:张廷海二○一八年六月Schoolcode:10378Security:Classification:StudyontheImpactofAgglomerationofProducerServicesontheQualityofUrbanization:acasefromtheJiangsu,ZhejiangandShangha
2、iStudentID:3201602090Name:LiLiDegreecategory:MasterofEconomicsTheprofessionalname:IndustrialEconomicsResearchdirection: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andpolicyTutor’sname:ZhangTinghaiJune,2018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独立进行研究所取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3、表或撰写的作品,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7均已在文中标明并表示了谢意。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5杉年〈月作曰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黴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授权学校研究生处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签订收录协议及收录并由作者本人
4、享有、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作者签名:年月¥曰6\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7年底的58.52%。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即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目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57
5、.5%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具有极强吸纳劳动力能力,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少数达到80%以上。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其具有知识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高以及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对于劳动力吸纳、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而这对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也起到“推进器”的作用。首先,本文系统梳理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化质量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关系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城镇化质量的发展历程,介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城镇化理
6、论。联系我国发展实际,介绍江浙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及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以及集聚效应的分析,归纳并总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路径。对此,本文以江浙沪地区为研究领域,分别从省域和地级市层面进行研究,选取2005-2015年数据,分别测算两个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和城镇化质量的水平。本文采用动静面板相结合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两种集聚模式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关联性,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效应。得出的
7、主要结论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城镇化质量提升具有阻碍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除金融业外,其它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均对城镇化质量具有阻碍作用;江苏、浙江和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不同模式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对周边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明显。除此之外,外商直接投资和制造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具有阻碍作用,而在空间计量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资、劳动力投入则有助于城镇化
8、质量的提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江浙沪地区应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水平;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