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

ID:17826991

大小:3.73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9-06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_第1页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_第2页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_第3页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_第4页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氏贾第鞭毛虫利士曼原虫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学习要求:1.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熟悉病原学诊断方法;2.了解其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重点和难点★※1.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特点、生活史;蓝氏贾第鞭毛虫人和哺乳动物致病性原虫,引起腹泻,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儿童发育不良(贾第鞭毛虫病)全球性分布,美国头号肠道寄生虫病我国人群感染率高,1%-10%AIDS病人感染率高,20%-50%旅游者腹泻一、★形态1.滋养体吸盘核轴柱中体鞭毛滋养体:前钝、后尖、背突,鞭毛4对,(前、后、腹)以翻滚式运动。2.包囊囊壁鞭毛核轴柱中体包囊:椭圆形,囊壁厚,成熟包囊具有4核,囊内可见到鞭毛、丝状物、轴柱等。未染色碘液染色

2、铁苏木素染色2.包囊囊壁鞭毛核轴柱中体二、生活史二、★生活史三、致病致病机理1.虫株毒力:不同虫株或同虫株不同表面抗原的致病力不同2.机体反应:宿主缺乏丙种球蛋白或IgA3.内环境因素4.吸盘吸附5.肠内细菌临床表现1.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臭、无脓血。2.儿童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生长滞缓。◆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可表现为仅排包囊而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者称带虫者,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感,常可表现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典型病人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慢性期反复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稀便、恶臭,病程可达数年。◆

3、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产生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故贾第虫也是机会致病性原虫三、致病四、诊断1、病原诊断1)粪便检查:滋养体、包囊(隔天粪检)2)小肠液检查3)小肠活体组织检查2.免疫诊断:ELISA,IFA,CIE五、流行分布呈世界性、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接近于流行。在HIV感染或AIDS患者中合并的感染,以及在同性恋者中有贾第虫病的流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可达20%-50%。我国分布也广,感染率4.8%-10%.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儿童高于成人。包囊在水中活4天、粪便中10天以上。在蝇消化道存活24小时,蜚蠊消化12天。传播途径:人饮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

4、水儿感染。同性恋者可导致包囊的间接粪-口传播六、防治常用药物:灭滴灵、丙硫咪唑、氯硝唑、吡喹酮彻底治愈病人、带虫者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保护蓝氏贾第鞭毛虫课堂小结思考题:旅游者腹泻的病原体是?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杜氏利什曼原虫学习要求: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2.了解其致病、病原学诊断方法、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重点和难点★※1.形态、生活史;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LeishmaniatropicaLeishmaniamexicanaLeishmaniab

5、raziliensis内脏利什曼病(Kalaazar,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东方疖)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皮肤利什曼病(采胶工溃疡)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粘膜皮肤利什曼病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一、★形态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发育时期1.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大小:1.8╳18um形状:梭形结构:鞭毛动基体细胞核大小:2-4╳3-6um

6、形状:卵圆形结构:核,动基体2.无鞭毛体(利杜体)amastigote,LDbody鞭毛根动基体细胞核电镜图片利杜体光镜图片脾穿刺物涂片中利杜体骨髓涂片中利杜体二、生活史★生活史1、白蛉体内无鞭毛体梭形前鞭毛体大量前鞭毛体随血吸入白蛉胃二分裂增殖移向口腔、喙前鞭毛体2、人体内前鞭毛无鞭毛体大量无鞭毛体叮刺巨嗜细胞其它巨嗜细胞白蛉保虫宿主前鞭毛体,利杜体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传播媒介二、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传播媒介前鞭毛体,利杜体白蛉叮咬,输血及器官移植二、生活史前鞭毛体,利杜体白蛉叮咬,输血及器官移植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传播媒介前鞭毛体,

7、利杜体白蛉叮咬,输血及器官移植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白蛉Sandfly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传播媒介二、生活史三、致病1.机制:1)无鞭毛体在M内寄生繁殖M大量破坏及增生,同时浆细胞也大量增生。在各器官中受累最重的是脾、肝、骨髓及淋巴结。2)免疫变态反应:免疫性溶血、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三、致病2、潜伏期3-5月,输血可达9月余3、常见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及体征发热、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