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16000
大小:1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6
《石家庄中考填报志愿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石家庄中考填报志愿指南 石家庄中考填报志愿指南 中考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平日的积累和临考的发挥,填报志愿也特别重要。需全面整合信息量:平时的学习情况、成绩波动;考生的心态性格、抗压能力;统一考试的区县排名、发挥情况;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填写要求;各种特色班的招生要求以及考生的填报意愿、兴趣爱好等,都是家长为考生填报中考志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中考志愿填报的四大原则1、认清自己,事实就是2、认真考察,密切关注3、志愿顺序,不能颠倒4、各个志愿之间一定要拉开合理的差距 四步走估分技巧 1、估分“宜紧不宜松” 中考时身体、
2、情绪、心理因素及临场发挥都会直接影响中考成绩,因此考生在估分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2、估分别受心理因素影响 从XX年考后估分情况看,造成估分较大误差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估分时会收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三次成绩加权求和可算估分 估分结合一模、二模成绩更保险。越接近中考,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会越贴近实际中考。因此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可作为考生实力的参照基点。 4、谨防有学校为留生源故意压分 通常不同学校对待估分的做法不同。有的学校由学生估分,老师核实,确定估分结果,这样得到的结果比较客观。 三大黄金规律 1、考虑学
3、生最大概率的排名 最大概率,是指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或者初三学年,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的排名一般处于年级的哪个部分,这就是学生考试的最大概率。家长不要太在意孩子超常发挥或者超差发挥的那次,而是要求一个最大的可能性。 2、征求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建议 谁是最了解考生学业水平的人?并不是家长,而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因此,家长可以征求一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意见,请他们比较客观地分析孩子的学业情况。 3、分析考生的性格和志愿 家长要分析孩子的情绪和性格,如果是对压力比较敏感的孩子,容易出现考试上的情绪波动,那么就不要给孩子过高的志愿
4、压力;相反,如果是抗压能力好的孩子,那么家长可以让他去冲一冲,搏一搏。 延伸阅读: 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经过考前漫长的系统复习,经过考场关口的磨练与检验,终于等到了中考成绩的公布,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填报志愿了。 如果说中考的成绩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填报志愿就是成功的另一半。我市高中有上百所,重点高中就有十几所,各个学校想必都要宣传自己的教学成绩和办学特色,都希望初三毕业生特别是成绩优秀的考生选择本校。对于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和家长们而言,究竟如何选择呢?出于对同学们负责,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负责,也对家长负责的态度,在这里,给同
5、学和家长们提供志愿填报的思路和策略。 一、准确定位,全面分析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中考成绩准确定位,按照市考试院公布的分数线,大体确定自己在全市中考总成绩中的位置,根据全市中考的成绩段,分析自己适合选择什么类别的高中。 对于中考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而言,如果准备选择报考重点高中,就更讲究志愿填报的艺术。因为市考试院不会明确划定每个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以便给各学校提供更充足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考生以及家长要认真分析,一是可以到想要报考的学校咨询(按照市教育局规定,各学校都设有招生咨询接待站),了解该校预测的录取分数段;二是根据去年各
6、学校的录取分数以及录取比例,分析今年的录取情况;三是认真研读市教育局和考试院颁布的录取政策及志愿填报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填报。 二、珍惜权利,综合考虑 同学们应该明白,你们有自主选择权。如何填报志愿,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应该由考生自己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和家长充分沟通,毕竟自己的父母有着一定的经验和阅历,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成功,同学们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重视并参考他们的意见。 面对众多学校的招生宣传甚至登门入户的动员,同学们和家长要认真了解,准确判断,慎重选择。如果说一所重点中学真正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淳厚
7、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教育传统,那么,从学校的招生行为中也能够较好地体现。主要表现为: 1、不作虚假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历来禁止给学校排名,凡是标榜自己升学率是全市甚至全省“第一”都是没有根据的。 2、不贬低兄弟学校。全市有许多重点中学,可以说各有特色,能够满足同学们不同的学业发展和特长需求,共同支撑着教育事业的大厦,学校无论大小,理应互相尊重。凡是为抬高自己而故意贬低兄弟学校的,必定是其校风存在着缺憾。 3、不给钱给物或者变相利诱。学校是育人心灵的场所,是教人向善的乐园,是励人成才的沃土。招生时以金钱或物质利诱,或以旅游宴请为手
8、段,其实是在向学生传播“功利思想”,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也暴露出学校教学功力的不足,这是严重背离学校教育宗旨的,也违背市教育局的纪律规定。 4、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有的学校招生时频繁派教师到学生家中,不顾其烦,穷追不舍,甚至对成绩优秀的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