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

ID:1781465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_第1页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_第2页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_第3页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_第4页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 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政治马克思主义论文题目: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进入了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理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积极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探讨成果、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启发是非常有益的。霍耐特(AxelHonneth)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的核心人物,目前已经凭着他的承认理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究其理论路径,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和斗争概念对他的承认理论形

2、成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关注霍耐特对马克思理论的解读,关注这种解读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对霍耐特形成他的承认理论的影响,并指出我们对于这种解读应当保留的态度。    一    霍耐特最早在他和姚斯(HansJoas)合著的《社会行动和人的自然》①中关注马克思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人类学唯物主义的,他既看到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历史化的积极意义,又发现马克思在这种历史化过程中遗漏了他早期既有的人类学的解放性力量。在随后的《工作和工具行动:关于批判理论的规范性基础》(1982)一文中,他对马克思的“社

3、会劳动”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指出实践规范的维度在后人解读中的遗失;在《统治和道德斗争——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遗产》(1991)一文中,他分析了20世纪下半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高潮陷入了低谷之后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自我批判流派,指出它们共同牺牲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的概念,以至于不能找到行动理论的出路、满足解放理论和社会分析的要求。在他承认理论的代表作《为承认而斗争》(1992)中,他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早期生产美学(Produktionsaesthetik)中存在的“为承认而斗争”的思想以及后期的功利主义的

4、斗争模式,指出马克思阶级斗争概念忽视了一种道德动机。在《社会病理学——社会哲学的传统和现实》(1994)一文中,他分析了马克思对社会病理学的贡献。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社会劳动”、“斗争”这两个概念介绍霍耐特对马克思的解读。  首先,霍耐特把马克思理论定位于一种社会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劳动”。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重建英国古典劳动价值理论,后者把当时的地理扩张和经济增长归功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这种劳动最初是农业劳动、后来是商业劳动、再后来是工业劳动,统治阶级被排除在人类生产行为之外,马

5、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这种劳动价值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从解放角度看,马克思的劳动具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意义,劳动是主体意识的客观化的过程,即主体认知能力和智力自我发展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类学的类的发展的概念是马克思劳动概念中的第三个成分,因而它具有了德国表现主义的道德底蕴和浪漫特征,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不是被揭示为精神的自我发展过程,而是被揭示为人类生命过程,这个过程为马克思描述人类劳动过程的客观化提供了背景。②  霍耐特认为,社会劳动概念有三个重要的维度,第一,从社会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用“社会劳动”概念来表征人类存在

6、形式的再生产形式——即对自然的共同占有(approriation),这样技术结构和对工作的社会管理成为人类历史理论的关键因素;第二,从知识理论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把社会劳动看作人类获取实在知识的实践背景,对自然的共同占有构成了抽象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第三,从实践-规范的角度看,马克思试图赋予社会劳动一种意识学习的功能,其中工作主体意识到其能力和需要超出了一定社会的结构所允许的可能性的范围。③在后人阐释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大多注重前两个维度、而忽视了第三个维度的解放性功能。为了

7、重建这个解放性的维度,霍耐特解析了马克思本人对这个概念的处理。  就马克思本人而言,霍耐特认为在早期的巴黎手稿时期和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对于劳动的社会解放意义具有不同的论证模式。在前期,马克思主要从有机的手艺人工作活动和机械式的工业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出发来论证的;而在后期马克思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将会把工人阶级培养成为一支有纪律、有组织、在技术上能干的集体主体的角度来论证的。霍耐特认为这两种模式都是有问题的,前者使得马克思“陷入了社会劳动历史形式的二元结构,而没有概念能够解释沟通二者的发展

8、中介。”④由于马克思放弃了早期激进的、把工作过程理解为一种释放道德-实践动机的形成性过程的意图,所以他再没有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种沟通背景,放弃了手艺式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对象化的过程的假设,这样工人再也不可能期望劳动是一个自我保存、自我导向、体现着自身知识的过程。第二种论证模式霍耐特认为是一种工具主义模式的论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将会担负起组织和训练无产阶级的作用,然而工业生产劳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