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13843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6
《2015梅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2015梅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方便考生复习备考2015年广东省梅州公务员考试,特整理了一些申论范文供考生阅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策背景: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
2、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不符合“正确的政绩观”的表象: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
3、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
4、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
5、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对策: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
6、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
7、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
8、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