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

ID:17807186

大小:2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6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_第1页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_第2页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_第3页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_第4页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 专家:处罚过轻是主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图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点门口。  2015年全国高考今天拉开大幕,942万高考考生走入考场,接受“检阅”。然而,有媒体报道,就在今天上午,多名“枪手”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引起一片哗然。  近年来,高考舞弊新闻层出不穷,各地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可不法者却防不胜防。有专家指出,相比舞弊行为获得的巨大利益,对舞弊者处罚过轻是主要原因。  高考作弊违法成本低  为了打击高考作弊现象,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保密局、武警部队及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采取四项措施,整肃考风考纪,其中包括集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

2、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也相继开展打击替考作弊专项行动。许多网友称,今年的高考堪称“史上最严”。那么,如此高压之下,高考作弊为何仍难以禁止?  据介绍,我国人才考核机制较单一,通过考试筛选人才成了惯例,这也导致作弊市场风生水起。而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重要性,让其成为考试舞弊的重要场合。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投机分子们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行为人通过舞弊,侥幸过关,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参与者看到有‘钱途’,权衡之后,选择了舞弊。”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梓晅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郝志学如此评价。在他看来,与参与舞弊双方获

3、得的巨大利益相比,相关部门对考试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显然远远不够。而且实施处罚的主体多数是教育行政部门,带有强制执行力的司法机关很少介入,使得行为人、参与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恃无恐。  2014年6月,媒体曝光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通许县发生高考替考舞弊案件。同年7月底,该案件相关处分见诸报端:河南开封杞县、通许县高考替考舞弊案件有关人员已被严肃处理,其中82人分别受到党政纪处分,充当牵线人的5名教师和职工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于这一处理结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用“轻描淡写”进行了评价。在他看来,对于高考舞弊,我国并不是没有法律规定,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4、处罚,致使处罚过轻,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防范舞弊立法存缺陷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

5、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  据了解,目前我国适用于考试作弊的立法,依照法律效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全国统考的试题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刑法规定了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渎职罪等。保密法则对不同秘密的等级专门作了规定。行政法规有国务院

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等;第二类是教育部的行政规章。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等;第三类是地方性立法与制度,例如《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及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违规行为分类及其处理》以及湖南、内蒙古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违纪行为有奖举报制度等。  熊丙奇认为,对于买卖考试试题双方,可以依照刑法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加以追究。对于参与作弊、故意实施舞弊行为的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人员,可以追究其渎职罪、贪污罪。对于让“枪手”替考,通过虚假高考成绩获得非法利益的考生,可以追究其诈骗罪。  山

7、东大学(威海)教授吴炳新则认为,高考试题开封前属于绝密,按照立案标准,通常情况下,只要泄露其中一项,就构成刑法中的泄露国家机密罪。但是,从获取角度来说,则要视情节严重情况而定。比如某个考生非法购买试题,但并没有大规模扩散,没有造成重大影响,就不应该按照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处理。  “必须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舞弊行为都必须由刑法规制,否则刑法就失去了作为最后手段的特性。”吴炳新强调。  专家指出,刑法和保密法等法律只是规定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