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97887
大小:771.5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09-05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6/27/20211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本讲主要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6/27/20212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两大现象:(1)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美国与前苏联对峙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2)20世纪最后20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即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于中国而言,这两次大转变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并因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方式及其持
2、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6/27/2021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8)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79-2014)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6/27/20214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治理恶性通货膨胀,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二)实现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8年),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工商业进行国有化的改造,政府集中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三)“
3、大跃进”及其纠正时期(1958-1965年),这是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时期,集中体现在重工业畸形发展,对农村实行人民公社的集中制度。(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计划经济体制经历的几个时期6/27/20215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首先,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中国政府要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本极为稀缺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势必需要人为压低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因此,中国传统体制造成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以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为特征的。其次,短缺经济。要素和产
4、品相对价格的扭曲,就会造成整个经济总量供需结构的短缺现象。这样,为了把短缺的各种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就必须抑制市场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为特征的。第三,国有化。为了保证微观经营单位对资源的使用合乎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就必须建立起国有化或是国营化的微观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营机制是以缺乏激励、缺乏自主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6/27/20216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此后中国开始转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开始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从
5、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开始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的改革阶段。主要改革措施是: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止农村公社制,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及推动区域分权制度;1984年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价格体系的改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焦点问题。1985年国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流通领域逐步推行价格“双轨制”。此外,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推行了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措施6/27/20217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二阶段(1994年之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的改革阶段。主要改革措施是:明确了以市
6、场经济体制为体制改革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非国有经济的管制政策大大放松,同时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建设。第三阶段(2008年之后):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6/27/20218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启动与局部试验阶段。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第三阶段(1992-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7、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参考:范恒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方向》,《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8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的不同划分6/27/20219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历次政府机构调整1982年的改革致力于干部年轻化;1988年致力于政府职能转变;1993年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1998年是消除政企不分;2003年改革的目标锁定公正透明、廉洁高效;2008年的思路是突出公共服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