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一、官督商办企业一、背景1、财政问题(最主要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加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庞大军费开支和战争的破坏,而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军队,都需要巨额军费清政府虽然多方筹措仍不能保证需要。2、原材料和燃料问题要想使军事工业长期办下去,必须相应地发展采煤、炼铁等工业3、,新建海陆军需要后勤保障也需要近代的交通运输于电讯等项建设的配合。不解决这些问题,想你的防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由此,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外,还在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
2、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不终受其敝者。”¹结论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所以,从91世纪07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包括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这种“富”与“强”亦即经济与军事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和“求富”思想的形成,成为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基础。除此之外洋务派确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思想
3、,还源于抵制和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浸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沿海到内地众多城市开埠通商.洋纱洋布等大批洋货充斥市场,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几乎全被外轮垄断,使大批船户失业,生计无着。外国资本家还贪婪地凯觑着在中国开采煤铁矿产,经营电信和铁路,兴办纺织工业等权利。.主权不保,利源外泄,成为日益贫弱的根本原因。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逼迫,洋务派意识到自己创办民用工业的紧迫性,提出了“敌洋产保利权”、“与洋人争利”、“稍分洋人之利”等抵抗经济侵略的口号。二、民用工业的创办1、起止时间: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结束:1
4、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近代民用工业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至90年代甲午战争前,洋务派共创办了20多个民用工业企业。2、企业的经营方式:少数采取官办方式,个别采取官商合办(湖北织布局),大部分为官督商办。下面我们看一下几个重要的企业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局、电报局和上海织布局。虽然接受地方官僚控制,但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一、轮船招商局:1创办时间:1872年地点:上海创办人:李鸿章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也是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2建立的背景:
5、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当时中国航运权益被洋商所控制,外轮占中国航运业的90%以上,攫取着惊人的利润。我国旧式的航运业面临破产
6、,而军事工业也由于经费困难,举步维艰,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1872年21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在上海成立了轮船招商局。3发展情况当时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朱启昂多方奔走,招募投资股本。但当时尚无近代股份制企业,商人不愿投资,轮船招商局最初主要是靠管款创办的。A、1872年到1873上半年由于朱启昂募集不到商股,又不善于经营航运,亏损较大。朱启昂引咎辞职。1873年7月任用了唐挺枢为招商局总办。朱启昂、徐润、盛宣怀、朱其诏被委为会办。改组后的招商局实权掌握在唐廷枢、徐润手中。他们既
7、是官方代表,有时股东代表。兼有官商两重身份。两人出身洋行,富于洋行经商经验,招募股本,开展业务。颇为顺利。在极其艰苦、险恶的情况下同外轮展开激烈的竞争。当时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和英国的太古轮船公司为了挤垮轮船招商局,不惜生意亏本而骤然跌价。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潜粮以及分年还本,缓缴利息以纤商力等措施,使招商局转亏为盈。在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中,轮船招商局是很成功的企业。二、开平矿务局1、1878年创办,创办人:李鸿章地点;上海第一个近代化煤矿2、背景军事工业的基本原料、燃料是铁盒煤,每年都要用巨款从外国购买。因此,洋务派亟欲开采铁矿。更为严
8、重的是资本主义列强从四五十年代开始,加紧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英、美把目标集中在台湾基隆煤矿,不断与清政府进行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美又把视线转向京津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