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

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

ID:17770537

大小:15.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5

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_第1页
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_第2页
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_第3页
资源描述:

《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端午节的泉源和习俗  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沟通,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次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中午为“阳辰”,以是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泉源,时至今天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眷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发源的概念是眷念屈原说。在习惯文化规模,我国公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接洽起来。传说屈原

2、投江往后,内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尚;又说人们常放食物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醒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其后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首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寿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因为外形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或许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期间已经很流行。这种食物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首要习俗。相传发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荡舟追赶挽救。他们

3、抢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眷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材。竞渡之习,流行于吴、越、楚。  着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期间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其后,赛龙舟除眷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差异的寓意。  江浙地域划龙舟,兼有眷念内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交往穿梭,水上水下,景象感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夏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进行“龙船节”,以庆贺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4、。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眷念古代好汉岩红窝。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划龙舟的传说有所差异。直到本日在南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域,每年端节都要进行富有本身特色的龙舟比赛勾当。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进行龙舟竞渡。其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情意赛。此刻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进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进行竞渡。  另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度体育角逐项目,并每年进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夏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家园中国湖南岳阳市,进

5、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进行了既生涯传统典礼又注入新的当代身分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带动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介入祭龙的全体职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介入角逐、买卖营业会和联欢勾当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而后,湖南便按期举行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佩香囊带五彩绳的习俗!端午节人们佩香囊和戴五彩绳,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现实是用于襟头隐瞒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

6、各类差异外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五彩绳则是用各类色彩的绳子编成手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