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

ID:17762773

大小:17.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_第1页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_第2页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_第3页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_第4页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怎专门整理的: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欢迎参阅,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实习报告栏目。    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

2、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2.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起始点为一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

3、,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  六、地形图测绘  (一)一般规定  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  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

4、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6、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测图准备  1、图幅尺寸:300*300毫米  2、方

5、格网绘制: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要求粗线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毫米。  3、展绘图根点: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毫米。  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  (三)碎步测量  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1)观测准备: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o00′。  (2)绘图准备: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  一

6、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  立尺: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  观测: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  绘图: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

7、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

8、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