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

ID:1776009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5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_第1页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_第2页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_第3页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摘要: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因此,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是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如何更加有效处理农行不良资产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字: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农行2005年年报显示,其不良贷款余额超过了7400亿元人民币,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总额10725亿元的69.0%,即使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占比仍高于50%。另外,农行当年净利润为10.44亿元人民币,较之2004年的20.03亿元,缩水近半。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1)

2、农行贷款的准政策性强。农行历史包袱沉重,在目前的资产总量中,有大量扶贫性、农业开发性和政策性贷款。如果去除这些政策性贷款因素,农行的包袱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差不了多少。到2005年底,农行政策性贷款余额高达414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490亿元,是全部不良贷款的47.2%。政策性贷款负担不仅导致农行历史包袱重于其他行,而且还严重制约着农行经营结构的调整,使其经营管理更趋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农行长期以来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改革和转型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从历史发展看,农行自1955年成立至今,五十余年来一直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千丝万

3、缕的联系。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农行开始“进城”。近年来,尽管其业务在许多大中城市取得了较大拓展,但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仍是其业务经营的基础,仍有相当大的业务量分布于这些区域。截至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类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万亿元。而据农行农业信贷部总经理周清玉介绍,截至2005年年底,农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9787.08亿元,约占其贷款总额的38%;农行61%的机构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51%左右的员工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工作。另外,农行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包袱沉重。为管理政策性业务和服务“三农”5.1-9,,serv

4、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农行按国务院要求在每个县都保留支行建制,机构人员规模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为庞大,经营效率大大低于同业水平。尽管已经撤并了2万余个机构网点,但农行目前机构数量

5、仍高达31004个,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的1.46倍、中行的2.74倍、建行的2.13倍。目前,农行拥有一支48万人的庞大员工队伍,比工行多出10多万人,是唯一在全国每个县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除政策性支农业务外,农行还担负着支持农业产业化、信贷扶贫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的任务,是县域商业性金融的主渠道。历史问题造成农行不良贷款逐年沉积,而其消化不良贷款的进展却显得十分缓慢。2005年末,农行的不良资产率本应比年初下降2.37个百分点,但在对历年积累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贷款进行了进账调整后,这一数字却一下子变为了0.51%。(2)农行自身风险管理不到位。据2010年4月

6、29日审计署公布的对农业银行总行及11家分支机构2008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农行违规经营涉及资金105.53亿元,其中在贷款项目上,存在很大的风险管理漏洞:第一,违规发放各类贷款47.97亿元,主要是向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以及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等。第二,审计抽查的230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有25亿元被地方政府用于抵顶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或财政性支出等,说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以上案例充分暴露了农行风险管理的不到位。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深化,类似的不良资产还会不断显露。(3)不

7、良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在组织架构上,农行系统不良资产经营管理部门都是作为各级行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设立的,难以摆脱“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巢臼,造成管理力量与经营力量本末倒置、管理滞后、信息传输不畅以及责权利不对称等问题,基层经营的有责无权,上层管理的有权无责,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在考核体系上,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虽然实现了分账管理,但在考核中仍然实行多项业务综合考核方式,受工作难度及考核权重的影响,基层行普遍热衷于抓耗时少、见效快的业务,不愿抓费时费力费钱又难以迅速见效的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