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

ID:17744509

大小:1.06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9-05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_第1页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_第2页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_第3页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_第4页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储罐区的防火设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图新员工培训讲稿储罐区的防火设计主讲人:陈壁辉主要内容:1.几个常用的术语2.储罐组的分类3.油罐组(区)防火要求4.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的 防火要求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几个常用的术语1.油罐组:由防火堤或防火墙围成的一个或几个储罐组成的储罐单元。2.储罐区:由一个或多个储罐组组成的储罐区域。3.防火堤:用于常压液体储组,在油罐和其他液态危险品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液态外流和火灾蔓延的构筑物。用于常压条件下,通过低温使气态变成液态物质的储罐组,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冷冻液体骤变成气体前外流的防火堤,亦称围堰。

2、4.隔离堤5.防护墙6.围墙7.防火堤高度8.防火堤有效容积9.防火堤计算液面高度10.防火堤内堤脚线11.防火堤外堤脚线其他术语在讲解内容出现时,再解释.储罐组的分类1.油罐组(区)——含各种油品和原油等特点:1).原始液态。2).上飘气。3).甲B类。2.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凝液罐组(区)特点:1).介质由气态经过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成为液态。由此又分类:①.全压力式储罐。②.全冷冻式储罐。2).其组分主要是下沉气泄漏后有吸热增温过程的。油罐组(区)防火要求1.油品储罐应地上式钢罐。(1)罐顶贴地易聚集可燃气,易着火。(2

3、)秦皇岛黄岛油库实例教训。(3)1990年正式下令取消地下式非全罐。2.应分组布置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同类或相近火灾危险性的储罐成组。(2)常压油品储罐不应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储罐同组布置。(3)沸溢性的油品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的油品储罐同组。(4)地上式储罐与高位罐,卧式罐不宜同组。3.浮顶,固定顶实用范围:(1)稳定原油(可用于输油管道输送的),甲B,乙A类油品宜采用浮顶罐。(2)不稳定原油用的作业罐应采用固定顶油罐。(3)稳定轻烃可选用内浮顶或压力储罐。4.罐组内的总容量:(1)固定顶油罐组不应大于120000

4、立方米。(2)浮顶油罐组不应大于60000立方米。5.油罐组内油罐数量:(1)当单罐容量不小于1000立方米时,不宜多于12座。(2)当单罐容量小于1000立方米或仅存丙B类的油品时,数量不限。6.组内布置排列的限制:(1)不应超过两排。(2)单罐容量小于1000立方米的储存丙B类油品的不超过4排。(3)立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5米。卧式罐排与排之间距离不应小于3米。油罐组内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6.5.7的规定(1)注意6条表注:1.浅盘和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按固定顶罐确定间距。2.D的解释:最大直径大于100

5、0立方米取直径或高度最大值。3.储存不同油品的罐间距应取最大值。4.高架罐间距为0.6D。5.单罐容量不大于300立方米,罐组容量不大于1500立方米的立式油罐间距,可按施工和操作要求确定。6.丙A按0.4D计算大于15米时,最小间距可取15米。(2)关于规范浮顶罐按0.4D计算大于20米时,可按20米计的注释取消的说明。(3)请阅读110至113页条文说明,加深对油罐间距条文规定的理解。①.节约用地是规范编制的任务之一。②.技术要素:a.着火几率年平均0.448‰,且多为操作违规造成。b.相邻罐互相引燃的条件不仅仅是间距

6、。c.满足扑火操作要求:一是喷射角50到60度。二是泡沫产生器破坏后,挂泡沫钩管的场地③.国外规范对油罐防火间距资料简介。8.油罐组应设防火堤或防护墙。(1)立式罐组设防火和隔堤。(2)卧式罐组设防护墙。(3)条件具备的地区可设事故存液池及其要求:(4)五级站场容量不大于500立方米的油罐可不设堤,需设高度不小于1.0米的防护墙。(5)关于防火堤及防火墙的设计,《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专题讲解。四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组(区)的防火要求1.布置在站场常年最小风频风向上风侧,应避开不良通风或窝风地段。油罐组也应如此。1)介

7、绍最小频风向及风向玫瑰图的形成:过程:i.统计各方向(16个)全年出现的刮风次数。ii.加权平均得出各风向年出现的平均次数。iii.计算出每个风向年出现平均频率(%计)iV.取单位长度代表频率在相应方向线上由圆心向外量出出现频率的值线段长度,并定点。V.连接各点即成风向频率玫瑰图。b.特点:i.取值由圆向外,取向由外向圆心。ii.点与圆心距离越大,其刮风频率越高。iii.16条方向线代表16个吹风方向。主导风向与频率风向不同与应用:i.主导风向的提出来自苏联,不适合我国情。ii.季风气候带的我国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8、主导风向互变总图选址与布置不适用,改为频率风向较科学。2)介绍几种小气候风向特点:过山风示意图(1)过山风:a.山顶形成密束。b.背山石形成团流(风)。c.对气体散发不利。山谷风示意图(2)山谷风:a.白天山顶热,山谷气流向上,形成谷底山顶环形气流。b.晚上相反。海陆风示意图(3)海陆风:白天海上向陆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