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ID:17744374

大小:20.4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5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_第1页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_第2页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_第3页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_第4页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作者:高伟,张凡珍,马骏,张法荣【摘要】 长期的患病和治疗对透析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综合评价透析治疗的可靠指标。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首先了解个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和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透析;生存质量;影响因素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患者存活的数量,更应着重于提高其生存质量。临床长期透析改变患者原有的生活方式,影响其生存质量(QOL)。探索研究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因素以及改变这些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1透析患者生存质

2、量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年龄付凤齐[1]的研究中显示年龄与透析者的生存质量的各个因子的得分无相关性。但一项1254例的血液透析患者调查显示:开始血透治疗时,年龄<50岁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组[2]。因此年龄与透析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调查进行证实。在职情况在职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维度得分高于不在职的患者。说明疾病和每周2~3次的透析使大多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活动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地行使其社会角色功能。由于社会交往少,缺乏生活来源,看不到自身价值,导致焦虑、抑郁等症。经济负担经济状况与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维度

3、得分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往往不能充分透析和药物治疗,给该类患者的QOL带来负面影响;经济条件优越者可能得到较好的营养补给和休息,其精神也较健康。原发病病程与并发症原发病病程与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原发病病程越长,造成的病理性的损伤越大,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心力衰竭,毒素侵犯神经系统等,从而对该类患者的QOL产生负面影响。有研究显示[3],早期明确诊断,及早透析治疗,可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并发症、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的患者,其QOL较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并发症症状越严重其QOL得

4、分越低,尤其在总体健康维度,不充分的透析会造成毒素蓄积而引起躯体疼痛,如神经痛、骨痛等。透析治疗情况透析方案Merkus[4]研究发现血透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等4个领域的得分均低于腹透患者,但Korevaar[5]发现腹透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血透患者,提出在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只有在相同基线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长期透析患者在规律血液透析基础上采用HDF和(或)HD+HP的血液净化方式后其SF36总分及生理健康总分明显高于单纯进行血液透析[6],说明此两种净化方式主要通过对血中毒素分子的有效清除,

5、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观察到患者在应用HDF和(或)HD+HP后皮肤瘙痒减轻、骨痛减轻、顽固性高血压得到控制、低血压发生率减少、心血管功能在应用过程中稳定,患者对超滤脱水的耐受性增强。透析剂量高通量血液透析(超滤系数30mL/h/mmHg,HFHD)对甲状旁腺素、β2MG清除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超滤系数/h/mmHg,LFHD);HFHD治疗对贫血、营养状态的改善及降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LFHD治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高了维持血透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7]。低剂量(L/d)和常规剂量(L/d)的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别。因此

6、,可认为L/d的透析剂量,是目前我国比较理想的CAPD透析剂量,值得推荐[8]。透析者的心理状况研究患者虽然通过透析体内毒素被清除,症状减轻,但给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患者SDS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常人[9],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丧失信心。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透析者的得分明显高于常人,说明透析患者情绪不稳定,有强烈情绪反应,这与长期透析、缺乏社会支持、内分泌紊乱等所致心理压力有关。   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的丧失、水和食物的限制、生活方向的缺乏及长远生活目标实现能力的下降等都可以作为心理应激源损害心理健康。对维持性血透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有4个,分别是并发症、家庭

7、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和年龄[10]。  在一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中显示[11]:60岁以上组躯体不适、睡眠及饮食障碍分值高于60岁以下组,而60岁以下组人际敏感、恐怖、焦虑分值高于60岁以上组,提示ESRD患者在不同的年龄段心理障碍也有一定差异。60岁以下组以人际关系、焦虑和恐惧因子分值为高,与青少年身体发育、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而中青年患者与家庭问题及性功能障碍等压力因素有关;60岁以上组以躯体化、饮食睡眠问题分值为高,多与疾病本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