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43856
大小:20.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5
《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要点 为加快我县卫生改革和发展步伐,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打造渝东南医疗卫生高地,现就加快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人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城乡统筹、注重公平的原则,努力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卫生事业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到XX年,建立起
2、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全体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城乡卫生资源和人民群众间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县人民病有所医。 三、工作重点 (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指标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启动县人民医院“三乙”、县中医院“二甲”创建,开展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创
3、建工程,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全面实施“联姻”工程,以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xxx医院建设为重点,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开展“联姻”活动,以友好协作、技术托管等方式,积极引进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形成市、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强扶弱、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新增项目。强化
4、疾病预防控制,落实免疫规划等防治措施,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预防性干预工作,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基层综合防控,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效控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病病例报告制度,加强管理治疗。加强龋病和牙周病防治,扩大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覆盖面。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常见致盲性眼病,继续开展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加强妇女儿童和干部保健工作。围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XX-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XX
5、-2020年)》目标,加强妇女、儿童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加强干部保健和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干部健康档案。到XX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三)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成立卫生信息中心,XX年完成县域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功能完善、城乡联动、便捷高效的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居民可以适时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乡镇卫生院可以适时聘请专家会诊,缓解“看病难”现状。 (四)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应急示范区县创建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
6、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救援网络。配齐配强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及物资,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举办食物中毒、医疗急救、传染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确保应急处置迅速高效。 (五)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以县中医院为龙头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县中医院启动扩建及“二甲”创建,建设2—4个国家和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成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在70%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六)深
7、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城乡整洁工程,落实网格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重点突破、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原则,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市级卫生乡镇创建和巩固工作。围绕城市管理基础工作,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目标责任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及经费投入机制,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创建,形成规范有序、管理科学、快捷高效、常抓不懈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确保成功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七)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做好以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重点的农村常见妇女病防治工作。加强
8、孕产期保健服务,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及绿色通道,提高产科、儿科服务质量。继续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加大出生缺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