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38359
大小:909.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0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比 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
2、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学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教学时数:19课时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8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5、自行车里的数学……
3、………………………….1课时新隆中心校学校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课题比例授课年级六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14-3-17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个性修订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教学重点1、比例的意义2、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3、正确计算比的比值教学难点1、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2、正确计算比的比值。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室里的国旗、多媒体课件教学导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1、比例的意义2、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3、正确计算比的比值二、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说出下面比的各部分
4、名称。3:43、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的是一个数。过程学自学课本第32页例1.1、图中国旗有什么异同?2、各图中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比例?教教学例1。(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出现各图中国旗的长、宽数据。(3)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学生计算后回答)①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2.4:1.6=②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4)什么
5、是比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找比例。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过程要求:① 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②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③ 汇报。练一、完成课文“做一做”。第1题。(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4)同学之间互相交过,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第2题。(1)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2)同学之间互相交过,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3.课堂小结。(
6、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二、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三、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新隆中心校学校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课题比例授课年级六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14-3-18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个性修订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1、比例的基本性质2、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3、引导观察比列中内、外项的关系教学难点1、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2、引导
7、观察比列中内、外项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导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1、弄清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弄清比列中内、外项的关系。3、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1)6:15=8:20(2)0.5:0.4=2:2.5过程学自学课本第34页内容。1、比例各部分名称各是什么?2、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3、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教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
8、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60:40内项外项(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如::=:﹕﹕﹕﹕外 内 内 外项 项 项 项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