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

ID:1770233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4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_第1页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_第2页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_第3页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_第4页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质环境治理在某铁矿的实践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某铁矿在矿山后期开采过程中成功地对采场不稳定边坡、尾矿库垮塌、尾矿库扬尘进行治理的情况。该工程被列为河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样本工程,先后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词滑坡环境治理控制爆破尾矿库垮塌尾矿库扬尘1、矿山概况唐钢某铁矿位于迁安市夏官营镇境内,1989年投产,年设计处理矿石150万吨;年产铁精粉68万吨。设计服务年限20年,目前剩余服务年限2-3年。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某铁矿矿床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矿体走向近南北,北端

2、翘起,向南倾伏。矿体走向长度400m,平均厚度约100m。矿体东倾,倾角50°-60°。矿石主要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其次为少量含辉石磁铁石英岩、块状磁铁矿。围岩有风化混合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矿石的自然类型以原生矿为主,只在近地表有部分氧化矿。矿体南部被第四系表土覆盖。本文对某铁矿地质环境的介绍主要包括两部分:露天采场边坡情况及尾矿库情况,现分别介绍如下:2.1露天采场边坡情况某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

3、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铁矿自开采至今已有19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矿山的开采,

4、采坑深度不断加大,边坡不稳(滑坡)、矿山型荒漠化、地下水疏干、泥石流、土石污染及扬尘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无处不在。目前露天采场周边有3KM,采场自+68m水平形成封闭圈,至今开采到-90m水平,采场边坡角大于65°。在采场西南部由于受地表降雨影响,第四系沉积物局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其中西帮南部的滑体上口宽47m,下口宽76m,倾角52°;滑坡体后缘的土层中垂直裂隙发育,北部垂直裂隙高约10m,宽5-10cm,有向下崩塌之势,估计滑坡体厚约10m,边坡总量在10万m3,对当时采场的安全生产和上部废石堆的

5、稳定构成威胁。采场的北部开采中段平台宽度较窄,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存在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隐患。2.2尾矿库情况尾矿库库区开阔,东西长约1000m,南北长约1200m,其特点似如三面开口的盆地,共计占用土地约997500m2,尾矿库水域面积约443615m2。尾矿库西部与沙河子村相邻,中间相隔30多米宽的泄洪道,尾矿库内的洪水和尾矿澄清水通过此道注入滦河。尾矿库至今未出现大的险情,但在此侧坝体中西部出现渗漏,淹没部分农田;在尾矿库西北部零星种植了一些杨树,裸露尾矿在大风天气出现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已影

6、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地质环境治理过程3.1采场边坡治理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

7、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矿山开采20年来,时常发生局部范围、小规模的塌方事故。进入2003年以来,先后发生两次较大的塌方,2005年10月发生西部边帮滑坡,将2号电铲局部掩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为此我们聘请北京中冶地勘公司对滑坡体进行了卸载治理,消除了滑坡隐患。整个工程分两步完成:南部高山头卸载和塌方段清土;另外采取措施提高正在形成的和将要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性。3.1.1南部高山头卸

8、载根据秦皇岛冶金设计院勘查报告,我矿采场边坡的稳定边坡角在35°-45°,考虑现场作业条件没有放边坡的空间,通过现场试验,结合该采坑其它部位类似地层放坡情况,决定因地制宜,采用分层分段卸载与放坡治理方案。南部高山头卸载大体分四个台阶,局部台阶达八个。第一台阶高2.5m,底部与沙层持平;第二台阶为粘土层,高7m;第三台阶为全风化岩层,高7.5m;第四台阶为弱风化层,高3m。局部出水段采用粘土封堵,防止由于水流而引起的坍塌。3.1.2塌方段清土根据勘查报告,引起塌方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