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97654
大小:59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04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七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2016-2017学年下学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小王最近出现了下版浮肿(即组织水肿)的症状,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饮食不洁造成了体内有寄生虫。下列各项中可能是组织水肿原因的是A.淋巴循环受阻B.血糖含量过高C.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D.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少【答案】A【解析】淋巴管堵塞会造成淋巴液的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及时回收,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因此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血糖含量过高会造成血浆的渗透压上升,不会使组织液增加,B错误;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2、会造成血浆的渗透压上升,不会使组织液增加,C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不会导致组织液增加,D错误。2.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A.通过呼吸运动吸入02呼出CO2B.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C.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D.肾脏将尿素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A正确;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糖糖,因此血糖含量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B正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所以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C
3、错误;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3.如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液、B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6-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A液渗透压高于B液渗透压可引起组织水肿B.与B液相比较,A液、C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A液、B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液D.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A液,B液中无淋巴细胞【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A液是组织液,B液血浆,C是淋巴,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C错误;A组织液渗透压髙于B血浆渗透压,血浆中的水分会进入
4、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错误;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是淋巴液,血浆中也有淋巴细胞,D错误。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导的B.反射活动需要适宜强度的刺激C.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D.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直接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答案】D【解析】由于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递的,A正确;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且要适宜强度的刺激,BC正确;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错误。5.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下图
5、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26-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A.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它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B.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C.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D.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答案】D【解析】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到b、c、d三点,这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A正确;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神经递质的转运和释放提
6、供能量,B正确;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的运动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C正确;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构成效应器,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a处兴奋时,一方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另一方面兴奋传到润绍细胞,润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收缩。6.在人脑内有一类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沉默突触”。科学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沉默之谜。该类突触沉默原因可能是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答案】D【解析】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可通过组织液运输作用于突触后膜,①错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②正确;突触前膜与突触小泡融合,通过胞吐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③错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④正确。所以导致“沉默”的可能原因是②④,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机理,明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而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7.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