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83481
大小:17.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2课时。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
2、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思路: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2、展示: 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你认识这是谁吗?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对话评台〗 一、自读(整体感知,尝试读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
3、标记。 思路: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5、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开火车认读。 思路: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
4、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路:把课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
5、一位学生。 四、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思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 4、学生练写,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朵小红花。第二课时 〖对话评台〗 复习(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思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
6、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 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 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
7、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思路: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四、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思路: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