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的情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的情歌黔东北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世居在这里的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直到明代才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作家文学,因此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土家族文学史上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在土家族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中,诗歌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文学样式,而情歌又是土家族民间采用得最多而又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 土家族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等。淳厚古朴的民风
2、民俗仍可见到古代巴人的影子。世代传颂的土家族民歌更是传承了巴人的《竹枝词》七言四句、谐体、双关的特点和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 《竹枝词》是古代巴渝(今重庆市)一代的民歌,源出古代巴人的踏啼之歌。踏啼之歌者,牵手踏啼,歌舞结合,一声三叠,相随和声。因削竹枝为短笛吹奏相伴,故称“竹枝歌”。早在先秦时期,土家族先民已经在唱竹枝歌。至唐代,诗人刘禹锡从京都长安来到蛮荒之地的巴渝山区,被土家族这充满乡俗气息的江舟俚曲、闾巷谣讴深深吸引,创造了大量富有土家族风土人情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
3、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1] 绿柳如烟,春水如镜。情郎的歌声,从如镜的江面幽幽传来,撩动着江边那少女的情怀,让她充满了美好而甜美的憧憬,但她却又说不清楚,那歌声是唱给自己的还是唱给春天的?她在忐忑中揣摩着歌声的奥秘。这世上的人心啊,就像这琢磨不定的天气,说是阴天,东边却是日出,说是晴天,西边却在下雨。谐音双关,本是民间的语言游戏,却被诗人借移于诗章里,用得如此巧妙,浑然天成。竹枝词语言的自然质朴,音韵的和谐悠扬,为唐诗开了一代新风,丰富了唐代的诗库。之后唐、宋、明、清众多诗人包括白居易、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
4、人也都创作大量的《竹枝词》。 黔东北土家族情歌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受巴渝民歌影响,同时又吸收了中原文化的新鲜血液。其最大特点就是借物抒情,比喻得体,内容含蓄大方,情真意切,给人以清雅、明快的质感而又不加雕饰的天然本色。用朴实的语言加上随意的调子唱出,韵味十足,犹如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又好似江南水乡小调,但在这两者之间又突出了美的剽悍和粗犷,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和审美感受。总之,土家族情歌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土家族男女青年在爱情和婚姻上的悲欢离合,表现着他们的憧憬与痛苦,思念与恩
5、怨等微妙复杂的婚恋心态。 生活在黔东北的土家人,在“改土归流”之前,尽管还盛行“姑表婚”、“扁担亲”,但普遍实行的则是一种较原始的自由婚姻制度,没有法律的约束,只有习俗规范。“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为媒”。[2] 莫说山歌不值钱,团拢几多好姻缘。 不是山歌来牵线,短棍打蛇难靠边。[3] 因此,在土家族男女青年中,要成就一段姻缘,以歌相识,以歌传情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按照男女相爱的过程,土家族情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识。这是男女相爱的起点,第一次见面的爱慕之情的
6、倾吐,多半是对对方形象和自己内心活动的描述。如: 清早出门好兆头,碰上阿妹守早牛, 牛儿低头吃青草,阿妹抬头望风流。[4] 天堂般的梦境,使青年男女的爱情显得那么的纯洁和自然。 2、试探。男女相识,但互不摸底,于是唱首歌儿投石问路,讨一讨对方的口气。 隔河看见红花开,小郎手短摘不来, 只望哪天春水起,风吹红花过河来。[5] 在土家族情歌中,男方一般被女方(或自称)称为“哥”、“郎”,而称女方为“妹”、“姐”。随着歌声,相聚一边的姑娘们向唱歌的小伙子堆里望去,如果有几个或是大多数的小伙子都被姑娘们喜
7、欢的话,这一群姑娘就乐于开腔对合,唱道: 变朵鲜花开路边,变根花蛇把路拦, 见蛇不打郎行善,见花不采郎装憨。[6] 在土家语中有“蛇拦路则回头”的说法,认为外出遇见蛇不吉利,反映了土家男女追求爱情自由的艰辛。但尽管如此,姑娘却在为男方壮胆,同时也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就看男方“见花”敢不敢采了。 3、初恋。初恋是美好的,有羞涩,有甜蜜,有企盼,有苦恼,缠绵悱恻,温柔多情。 妹打草来郎守牛,二人相会板桥头, 人影照进漩涡水,转来转去不想流。[7] 4、热恋。热恋阶段,男亲女爱,如胶似漆。情歌不再像
8、初恋时那么含蓄委婉,而是非常直白的表达: 昨日与妹同上坡,蚂蟥缠住鹭鸶脚, 风里雨里缠定了,永远相缠不得脱。[8] 5、定情发誓。土家族是一个生活环境较差的农耕民族,素以吃苦耐劳著称。特别是土家族女子,她们不仅要操持家务,而且还要和男人们一起上山耕作。因此,注重人的内涵,而不是外表是土家族女青年择偶的审美标准之一。 抬头谷子空壳壳,埋头谷子起坨坨, 妹我选种选饱米,选人不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