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57680
大小:22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4
《发展经济学案例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2:巴西的城市化以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1955年,它的人口便超过了1.57亿。它的人口增长率为1.9%,即是说,每年要增加3l0万人口,是世界上第六人口大国。在它的总人口中,65%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地区,并且那里的人口还在不断迅速地增长。毋庸置疑,这一都市化过程促进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遍及城市的贫民窟和棚户区的增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便是这类社区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大多数这样的社区中,缺乏污水处理系统、电力及洁净的水。在这些居住地聚集着60%以上的城市人口。此外,和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巴西的城市也难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收如此众
2、多的人口。因此,失业的人很多,只好去从事街头叫卖、开小杂货铺甚至卖淫等活动。如果我们以圣保罗为例,就会发现,43%的城市劳动力都集中在这些“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这些非正式部门的活动包括小商贩、拣破烂儿等非他人雇用的工作,还包括诸如手工匠、理发师以及家庭佣人等工作。这种部门的收入相当低,没有工作或老年保险。大多数人都要为获得仅够糊口的收入而奔波。图二: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在巴西,收入极不平等。虽然有过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那些经济繁荣的年代。绝大多数巴西人从中受益却很少。一些人由于工业部门的低工资而赚取暴利,与此同时,大多数城市工人却被抛到了贫困的边缘。这种不平等在收入分配的数据中表现得非常
3、明显。例如,20%最贫困巴西人口的收入只占到整个国民收入的2%,而10%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却高达50.6%,前20%富裕人口的收入占到总收人的66.6%。巴西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工业大部分都在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拉那和里奥格兰德等州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也扩展到东北和远西部。在最近的10年中,工业对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接近35%,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60%。交通、电力和通讯系统,诸如广播、电视等在最近的几年中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个国家拥有一个庞大的、日益扩展的较为健全的工业基础,从钢铁冶炼、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一
4、直到高档消费品和各种各样的军工产品。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电力的生产者之一,并开始建立核反应堆。巴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城乡人口流动性高,流动规模大,城市化速率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巴西国内的工业品需求加速,引起工资上涨,使越来越多的移民向工业区集中。据估计,20世纪40年代有300万人从乡村移向城市,20世纪50年代增加到700多万人。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数目也从82个增加到154个。人口的大量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巴西社会结构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壮大和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现实。但是,城市过多、过大,人口和财富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也导致了首位城市超常发展,以及首
5、位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出现分离的趋势,其结果是,城市的聚合力不强。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土地高度集中等问题比较突出。与韩国、台湾地区不同,巴西土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土地高度集中。据统计,巴西占地1000公顷以上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但它们却占有全国45.1%的土地面积;占地10公顷以下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49.7%,但这部分农户却只占有2.3%的土地面积。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量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尽管巴西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不大。在失地农民中,有相当部分人面临着既没有新的就业机会,又缺乏生活保障的两难困境。这就使巴西社会所承担的
6、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担加重。图三:巴西无地农民抗议3.从产业结构来看,巴西存在着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相脱节的现象。巴西经济的产值结构表面上类似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下降到10%以下,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60%以上。但从就业结构看,发达国家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基本一致,而巴西的农业就业比重远高于其产值比重,甚至高达两倍以上。这表明,巴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第三产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上也能看到这一点。在就业的比重上,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为工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从就业渠道看,非正规经济就业部门是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非正规经济在巴西经济中占有重
7、要地位,据统计,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目前,伴随着巴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正规经济特别是服务业(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思考题:1.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仍然增加?试用发展经济学中的某些经济理论解释这种现象。案例1:印度经济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