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

ID:1764042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_第1页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_第2页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控制;输液微粒;有效方法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的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它在液体中是非故意加入的可游动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及可溶而未溶的物质药物,如橡胶微粒、化学微粒(碳黑、粘土、氧化锌…)、结晶、纤维、霉菌、淀粉、硅藻等,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有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多数为胶塞微粒。    1输液微粒的危害    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

2、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1]。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而那些直径在50μm左右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则直接造成毛细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较小的微粒可能被巨噬细胞吞食,致使巨噬细胞增大,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小板溶解性出血。以上危害尤以肺脏多见。    2输液微粒形成的原因    2.1受药物原料的影响注

3、射制剂和输液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不合理,混入杂质,使微粒进入药液。出厂前虽经过严格检验,但是,出厂后经过各种环节,如运输批发、销售等等,直到临床应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制剂中的微粒有所增加。  2.2注射用水不纯配备大量输液用水,应符合药典中注射用水标准。在制作蒸馏水的过程中,蒸锅未清洗或加热过猛,致使杂质积累。输送管道过长,不清洁,或老化脱屑,储水容器污染,可使药液造成微粒污染。  2.3生产工艺过程污染制备大型输液工艺,一般是先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将药液配制,过滤后加定量的注射用水,精滤-分装-封口-灭菌-质量检

4、查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某一环节不符合规定标准,即可将微粒带药液中。  2.4空气污染在配制药液、加药、输液过程中,室内空气净化程度和无菌操作不严造成的微粒。  2.5溶液瓶、橡皮塞的影响橡皮塞可受溶液侵蚀起理化反应,剥脱而造成微粒。玻璃瓶内壁浸泡氯化钠、氯化钾等盐类溶液时间过长,也可因腐蚀剥脱造成微粒。  2.6输液操作的影响在加药时,切割安瓿,橡皮塞反复穿刺加药导致橡皮塞撕脱而形成微粒污染[2]。  3避免输液微粒的有效措施    3.1制剂方面3生产药厂要改革车间的环境卫生条件,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以防止空气中

5、悬浮尘粒及细菌污染,选用优良器材和合理的生产装备,采用先进工艺,先进技术,提高检验技术,确保药液质量。  3.2输液用品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输液器及输液液体,药品和输液液体胶塞最好用新橡胶塞,能有效减少微粒的污染。加药时要使用一次性针头,且不可反复多次穿刺胶塞,可有利于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3]。  3.3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在安瓿制造过程中加热溶解,使安瓿内压力小于大气压。在打开安瓿的一瞬间,气流倒吸,带入玻璃碎末。所以,现在研制出的“易折型”安瓿,操作简单,微粒污染少。但是,在临床操作中,有的“易折型”安瓿很

6、难掰开,这时,它同非易折型安瓿一样,需要用砂轮割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割锯痕长度<颈段的1/4周、不用无菌持物钳敲开、用0.5%碘伏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  3.4药液的正确抽吸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微粒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抽药的空针也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污染的数量也越多[5]。抽吸时,安瓿不应倒置,针头置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底部抽吸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底部易引起钝针,所以,主张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吸药液。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

7、应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因大于50μm以上的微粒沉积较快,可沉于针管内,再缓缓注入,同时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摆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沉积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所以,护士合理正确操作避免产生和引入微粒是控制静脉用药微粒污染的重要环节。  3.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粉剂药物要充分溶解,避免药物颗粒。缩短药物存放时间,现用现配。  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时要充分振摇

8、,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后检查有无可见微粒加入液体中,任何稀释液放置过久可增加污染的机会,所以,输液配药应现用现配,可避免溶液污染。  3.6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对静脉穿刺不成功者,应更换头皮针,因为头皮针斜面上滞留的微粒成为污染的又一原因。  3.7净化处置室环境,减少病房的空气流动,可有效避免微粒污染。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水洗手外,还要每周用2%过氧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