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38069
大小:41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4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tesoon.com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010学年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1.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
2、书信的影印件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各图中,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有①秦铜权图②半两钱③宜侯夨铜簋④虎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
3、相近的是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中央官制D.皇位世袭制5.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
4、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解除地方割据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8.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过:“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由此可见明代的阁臣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本卷第9页(共9页)www.tesoon.com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9.明朝时
5、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A.考试目的B.考试手段C.考试内容D.考试管理10.“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2.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
6、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做出的合理推断有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3.据《大清律》规定
7、:“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1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15.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
8、,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团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16.日本天皇1937年9月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