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28281
大小:2.2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09-04
《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法腕踝疗法及其镇痛机理研究张卫华教授简介已完成科研课题8项:其中参与的“针刺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及机理研究”分获:1.1986年度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省中医管理局);2.1987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人民政府);3.1990年度陕西中医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均列第二位);张卫华教授简介现主持课题4项:有国家级、省级、省厅局级;参研项目8项;组织实施:“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获院03和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列2、1位。获国家专利一项。临床擅长治疗:1
2、.颈腰椎病2.中风3.乳腺增生4.肥胖症等痛症5.减肥。一、腕踝针疗法的含义腕踝针疗法—用毫针刺入手腕部或足踝部相应部位的皮下治疗疾病的方法。本疗法系张欣曙教授发明1、见效快—下针即效,特别是疼痛性疾病的疗效。2、治疗范围广—涉及临床各科如:内、外、妇、儿、急诊、肿瘤、皮肤、五官科等3、疗效好—只要按法操作,疗效均较满意,尤其是痛症。4、无痛苦—本法针刺时不要求出现针刺感应,以无针感觉为最好。5、易操作—针刺时无需脱衣,无特殊季节、时候、地点要求,均可随时随地操作治疗。6、取穴少—应用腕踝针疗法治疗时取穴均很少,一般最多不超过3个刺激
3、点。二、腕踝针疗法的特点三、发展简史1、腕踝针疗法的萌芽形成阶段(1966~1975年)(1)电抽搐疗法的启示:1964年张心曙教授曾应用电抽搐疗法一次治愈了一例头部外伤后遗症致聋哑达15年之久的病人,1965年在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治愈了数例神经性瘫痪的病人,并使原有的关节疼痛及皮肤麻木感觉也随之消失,这便引起了他们的重视。(2)耳针刺激部位的提示:电刺激耳廓,但在耳廓上却难以放置电极,此时便想到了手腕和足踝。(3)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与三阴经、三阳经分布相关联,使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得到了确定。(4)用体针代替电
4、刺激,改直刺为平刺,为后来的刺法奠定了基础。1975年正式成为“腕踝针”向社会公布。2、全面发展阶段(1976~)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腕踝针》一书,为中国针灸史上第一部腕踝疗法的专著。当时,腕踝针疗法在临床上开始使用,发展趋势表现为:(1)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2)针刺方法的多样化;(3)临床治疗的经验不断丰富;(4)作用机理趋于明确化;实验研究已开始起步;(5)理论假说不断出现。随着世界针灸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无痛针灸”需求的不断提高,它将取得更多的新成果。四、人体体表分区与区域内脏腑(一)人体体表分区1、两侧与
5、两段:左右分两侧;上下分两段2、六区(即纵行六区)(1)左右两侧: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基准,将人体分为左半侧和右半侧。(2)上下两段:以横膈线(以胸剑结合部为准的环身一周的水平线)为界,将人体上下分为上段和下段。横膈以上的区域分别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前面后面2、六区(即总的纵行六区)包括:头颈躯干六区和四肢六区。(1)头颈躯干六区前面后面(2)四肢六区上肢六区前面后面(2)四肢六区下肢六区前面后面(二)区域内脏腑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1.上1区的脏器、组织前额、眼、鼻、口、门齿、舌、咽喉、胸骨、
6、气管、食管及所属肌肉、筋健、骨骼、血管、神经等。2.上2区的脏器、组织额角、眼、后齿、肺、乳房、心脏(左上2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3.上3区的的脏器、组织面颊、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二)区域内脏腑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4.上4区的的脏器、组织颞、耳、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5.上5区的的脏器、组织后侧头部、后背部、心脏、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6.上6区的的脏器、组织后头部、脊柱颈胸段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7、下1区的脏器、组织有胃
7、、膀胱、子宫、前阴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8、下2区的脏器、组织胃、脾、肝、大小肠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9、下3区的脏器、组织肝、胆、脾、胁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10、下4区的脏器、组织胁部、肝、脾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11、下5区的脏器、组织腰部、肾、输尿管、臀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12、下6区的脏器、组织脊柱腰骶段、肛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五、进针点(一)一区一个进针点腕踝针疗法共有十二对进针点:——上肢六对——下肢六对进针点特点:(1)一个
8、区内一个;(2)位于每区之中点;(3)位置固定。1、上肢六对:在内关穴与外关穴水平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并从上1区~上6区六等份,每一等分的中点为针刺穴位,即上1穴~上6穴。又分左右两侧。2、下肢六对:在三阴交穴与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