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

ID:17620993

大小:23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03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_第1页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_第2页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_第3页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_第4页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真题卷三2005年司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

2、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参考答案]D[考点]意思表示[解析]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是把旨在产生一定效果的内心意思发表出来的行为。一个完备的意思表示需有下列几个要件:1、客观要件,就是必须有表示行为。表示行为就是发表内心意思的行为。比如在合同书上签字,就是把自己的内心意思表达出来的行为。2、主观要件。主观要件包括三个方面:(1)须有效果意思。效果意思就是想使自己的行为发生一定效果的意思。比如说想签订合同就是一个效果意思。(2)须有表示意识。表示意识是表意人对其表示行为所应具有的意义是清醒理解的那

3、样的心态。也就是说,表意人完全了解他的表示在一般人看来意味着什么。比如说签订合同,行为人知道自己在同他人签订一个合同,以后要受合同效力的约束。这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的认识。(3)须有行为意思。行为意思是实施行为的意思。换句话说,如果该行为是他主观上想要实施的,结果他实施了,那么其行为是具有行为意思的。比如说自觉自愿地签订了合同,那就是有行为意思。再比如被人麻醉后给按了手印,就是不具有行为意思。3、行为能力要件。就是说行为人要具有行为能力。凡不具备相应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的意思表示,都不能被认为是意思表示。联系意思表

4、示的要件来分析本题中乙的行为是否是一个完备的意思表示。首先乙在教授设置的签字簿上签名了,那么他是有表示行为的。但是从主观上来看呢,乙没有想使自己的行为产生一个买卖合同的意思,也就是说乙的行为没有效果意思,他没有想到要和教授签订一个合同。既然乙的行为不具备效果意思,那么他的意思表示就有瑕疵的,是没有满足意思表示的要件的,因此乙的行为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意思表示。既然乙没有意思表示,那么甲乙之间也不存在合同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2.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在帮乙喂猪时忘关猪圈,猪

5、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丁被蛰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B.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C.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D.乙和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连带责任[参考答案]D[考点]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承担[解析]《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题中

6、丁是被甲的蜜蜂蛰伤的,看似应该由甲负责任。但是甲的蜜蜂蛰丁并不是因为甲的过错所致,而是因为乙的猪撞翻了蜂箱所致,所以应该由猪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来对整个事件负责。本题中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虽然去帮乙喂猪了,但是一次的偶尔行为还不能使丙成为猪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本题中猪的饲养人还是乙,所以应该由乙对丁的医疗费承担全部责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3.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费2印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

7、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乙无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B.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C.甲应依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D.若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丙有权要求甲清理现场[参考答案]A[考点]相邻权[解析]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邻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第83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民通意

8、见》第97条的规定,相邻一方因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使用的土地,占用的一方如未按照双方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的,应当责令其及时清理现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也就是说邻一方因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使用的土地的,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按照双方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既然要征得对方的同意,那么对方就有不同意的权利。所以本题中乙有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因此选项A中的说法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