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09487
大小:18.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3
《论石河子垦区建设绿洲节水高效生态农业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石河子垦区建设绿洲节水高效生态农业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处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新疆是我国缺水量最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绿洲、绿洲农业”是其显著特点,荒漠绿洲具有对水的明显依赖性,有水就有绿洲,无水则成荒漠,而绿洲已成为干旱区人类赖以生存得基础。石河子垦区就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垦区现有18万公顷耕种面积,每年实际播种面积只有16万公顷,可耕面积达到万公顷。按照“九五”计划,本世纪末石河子人要进入小康,必须改造
2、中低产田2~万公顷,收复弃耕地万公顷,增加新耕地万公顷。石河子垦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只有12亿m3,这样,按常规用水比例来推算,一年至少要增加2亿方以上的用水。地表河流量和自然降水已无法添加,打井汲取地下水也只能解决9000万方左右,尚有一亿多方的供水缺口。因此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提高水的利用率,利用节约的水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从而建设石河子垦区节水高效生态农业。但近年来随着新疆传统粗放的灌溉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农田次生盐渍化主导的“三化一污”,即耕层土壤盐化、土壤肥力退化、风沙化、农药化肥地膜污染等,使绿洲农业产出降低
3、,已严重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粗放灌溉与“三化一污”已形成一个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链:绿洲传统灌溉系统→农田次生盐碱化→农田“三化一污”为典型表现的农业生态恶化演替状态→越灌越化越化越灌的恶性循环→农田净产出低→农业徘徊低速增长→“三农”难题。 要使目前农业生态徘徊恶化演替状态跨越到持续良性演替状态,即使传统灌溉系统基础上农田越灌越化,越化越灌的恶性循环跨越到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基础上越灌农田盐分越少、土壤肥力越高、风沙危害越来越小、化肥农药地膜残留越少,并稳定在一个使农业持续快速增长的水平上。首先得改变导致农田次生盐渍化的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
4、,采用高效的管网输水配水和膜下滴灌技术,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因管网输水配水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使灌区农田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一方面抑制了灌溉土地盐渍化发生,另一方面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并将有限的水资源保护了脆弱的干旱绿洲生态环境,有效的防止了土壤荒漠化。其次需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在建设以膜下滴灌为先导的田间覆盖微灌系统工程的同时,要建设以出山口径流为基础的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作为根治农田盐化的主要措施。采用高效节水技术节约的水不能用于线性扩大农田面积,而必须种树种草。种树建设绿洲三级林网:绿洲与沙漠
5、的边界林带建成乔灌草立体林带;在乔木防风林前面建设半人工自然乔灌保护带和人工种植经济灌木,使边界林也有经济效益;绿洲内的路渠林带和片林,绿洲三级林网可把绿洲风沙危害降低到最小;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增加绿洲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防治土壤肥力退化。种草不仅仅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增加绿洲植被,发展农区草业和畜牧业。在治理盐化、退化、沙化的基础上,化肥农药用量逐年减少,直到符合国际绿色标准,使农产品全部达到安全标准,为占领国内外市场奠定安全基础。这样,可根治“三化一污”,可恢复和建设林田草牧复合节水农业生态系统,建成的绿洲节水农业系统工程,为
6、有效治理绿洲生态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状态提供基础。 由此可见,垦区“三农”难题链的源头是绿洲传统灌溉系统,解决“三农”难题,不仅是节水灌溉问题,而是彻底改造绿洲传统灌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节水高效生态农业。 绿洲现代节水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由四部分组成:田间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绿洲林田草牧复合生态农业系统工程,田间生态农业系统工程。第一步,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主,集成有关节水农业技术,构成满足各种作物、乔灌草灌水要求的田间滴灌系统工程。第二步,以田间滴灌系统工程为基
7、础,嫁接渠道防渗技术与山间水库工程构成绿洲节水灌溉系统工程。第三步,以绿洲节灌系统工程为基础建设绿洲林田草牧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四步,在绿洲生态系统工程基础上建设绿洲农业现代化系统工程,并调整绿洲经济结构。 用以代替斗口以下的传统灌溉系统,包括三项主要内容: ——田间灌溉技术用膜下滴灌或覆盖微灌为主代替传统的沟灌、畦灌、漫灌为主,以适应各种作物、果园、人工林地、人工草地的灌水要求。这样,可大幅度减少棵间蒸发,强烈抑制了耕层盐化动力,又大幅节水。 ——用塑料干支管代替传统的斗农毛渠,杜绝田间渗漏。 ——大约在传统灌溉的
8、斗口设供水站,用水泵供水;如有可用的地下水,还要打井。灌溉以地上水为主,地下水补充。 根据石河子垦区的资料,传统灌溉斗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