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08388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03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5.试卷分为“分叉部分”和“共同部分”。“分叉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考生可以任选一组应答,但不可以交又答题,若考生交叉答题,一律
2、以A组计分。“共同部分”为所有考生必须应答的试题。分叉部分A组(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考察识记。注意封建不是指封建制度,而是指封邦建国。选A项.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解析:从材料中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思是教学的内
3、容是法律,有懂法律的人担任官吏,体现法家思想。选D项。3.有一部断代体史书,首创“志”的体裁,经两代人合作完成。这部书是A.《史记》B.《三国志》C.《汉书》D.《资治通鉴》解析:A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B项三国志是晋代陈寿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C项《汉书》是班固所作断代史,而且他是在其父亲班彪整理材料基础上所作。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应选C项。4.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A.拥兵自重称霸一
4、方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解析:东汉时豪强地主割据一方,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到魏晋时期形成了士家地主。应选D项。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
5、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明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创立均田制,隋唐时沿用。选B项。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解析:从材料中“霓裳羽衣曲”和“马鬼坡”、“玉颜空死处”等信息可以看出是指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时期
6、,指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选C项。7.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解析:北宋建立以后,为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避免“黄袍加身”事件再次发生,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并削弱武将的权利。选C项。8.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解析:司南是战国,纸最早是西汉,活字印刷术最早是北宋平民毕昇的,火药是唐
7、朝。所以顺序是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选A项。9.右图所示的是A.秦朝的疆域B.宋朝的疆域C.元朝的疆域D.明朝的疆域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推行了行省制度,是在元朝。选C项。10.“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解析:材料中的话体现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是牛顿,选A项。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解析: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在起义
8、以前,多次参加科举,但是落榜。后来看到基督教徒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大受启发,后来创立“拜上帝教”。所以选C项。12.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