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

ID:17606477

大小:16.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_第1页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_第2页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_第3页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_第4页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高层结构设计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某小高层结构设计实例,提出带地下室的小高层结构设计要点;同时就小高层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提出合理调整的思路。关键词结构设计;小高层结构;设计措施;模型调整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1~9#楼十四幢十~十一层小高层住宅、15~19#楼五幢六层多层商品楼和一层地下室。本工程为6度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鉴于建筑用途为住宅,设防类别定位丙类。结构设计按照6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基本风压为/m2,地面粗糙度为C类;基本雪压为/m2。    2模型合理调整  对于小高层结构来

2、说,从建筑高度上考虑,其结构类型一般都选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必须采取合理的调整而使得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框架剪力墙模型的调整类似与框架结构中的模型修改和结构计算过程中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只是相对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调整中,除对于框架梁柱有要求外,还有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布置、设置部位以及剪力墙厚度、刚度等根据结构特别来采取设置。  1)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剪力墙的布置合理非常重要。布置剪力墙时首先要清晰剪力墙在结构受力中的作用,其主要是承受结构在水平作用下所引起的剪

3、力。但剪力墙布置并不是越多越好,剪力墙布置过多将造成结构承受较大刚度,从而承受更大的地震效应,显然对于结构设计原意图来说这是不合理的;  2)通过工程设计经验来看,对于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可以采取有效的简化方法。例如先采取手算了初步判定框架梁柱以及剪力墙布置的位置与截面尺寸等,然后结合电算的计算结果,判断结构位移比、周期比等参数是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调整。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为铰接,当已知建筑物总高度H,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场地类别等,可查表得参数ψ,按下式求出参数β

4、,已知β后查表得结构刚度特征值λ,然后已知λ、H、Cf可由下式求得所需的剪力墙平均总刚度EIW。同时,在设计中为了有效地使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构件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总倾覆力矩的50%,可通过控制刚度特征值小于来实现。同时刚度特征值的取值必须考虑到框架承受的剪力影响,为了使框架最大楼层剪力限制于,刚度特征值应当大于。然后根据实际结构的剪力墙刚度与通过公式手算的刚度进行对比,如果计算得到剪力墙刚度与实际结构刚度稍大或者相近,则表明结构的位移可满足规范要求,则可继续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如果实际结构的剪力墙

5、刚度大很多,则应当重新调整结构的剪力墙;  4)通过调整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是可使得结构满足规范规定位移限值,但剪力墙刚度并不意味着越大越好。从工程实践表明,刚度即使增大一半,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才比之前减小仅13%~19%,因为最终框架所分配的剪力只是在较小范围内变化。    3结构设计要点    本项目的1#~14楼为小高层住宅,高度均低于60m,因此适宜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框架四级,剪力墙四级。15~19#楼为六层多层住宅,采用现浇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框架四级。各楼均采用钢筋

6、砼现浇楼盖。从抗震性能效果上看,结构布置合理,整体抗震性能良好,又能很好的满足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的需要。本工程基础设计考虑桩基础,桩基拟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具有造价低,施工过程中质量易控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相对较短、桩身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采用甲类核六级人防平战相结合。人防地下室顶板厚250mm,非人防地下室顶板厚180mm,外墙板厚300mm~350mm,底板厚400mm。鉴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室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考虑各种因素,地下室不设逢。在主楼与地下室之间

7、设沉降后浇带,待主楼结顶后再施工。对地下室及结构单元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伸缩缝间距要求的部分,设置温度伸缩后浇带,待两侧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一个月以上封闭。另外,本工程为超长结构,同时为了有效地减少超长带来的砼收缩和温度应力等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1)在设计上适当提高基础及地下室顶板的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控制在%左右,顶板采用双层贯通配筋;2)材料选取上混凝土原材料应采用低收缩、低水化热水泥,采用碎石骨料,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加入适量防水剂;地下室混凝土在严格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质量和剂量的同时,

8、可以考虑掺微膨胀剂与纤维;3)施工上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浇筑温度,以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采取二次振捣措施,并应加强混凝土养护,特别是前期养护。    4结构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结构分析。分析中考虑楼板开洞的影响,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