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ID:17580952

大小:2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3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1)、位置因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发生发展的温度条件(2)、自身条件:A、地球本身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足够的引力,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不断产生水汽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

2、影响:1、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间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主要是指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黑子、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耀斑。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美丽的极光(4)、引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第三节地球的运

3、动1、比较自转和公转:运动形式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15°/时(两极点为0)因纬度不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太阳日:24时公转自西向东一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平均1°/天(近日点大,远日点小)平均30km/秒(近日点大,远日点小)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大值;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小值。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其度数目前为23°26´。它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一年中

4、不断移动,移动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如该交角为0º则太阳直射点永远直射赤道。7赤道平面黄道平面3、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是白天,背着太阳的是黑夜。昼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即将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昼夜界线为晨线。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4、地球上产生地方时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时间要早一些。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5、15度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5、区时: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我国统一使用东8区的区时,即120ºE时间。6、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产生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之下,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7、四季更替:四季更替的成因:全球除赤道外,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四季。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

6、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它有横波和纵波之分。其中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的是横波。2、地震波显示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出现在陆地以下平均33K

7、m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出现在地下2900Km处,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界面7。以这两个不连续的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其下约至400Km处为岩浆的发源地,称为软流层。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大气的保温作

8、用(大气逆辐射)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