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

ID:17580003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3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_第1页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_第2页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_第3页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_第4页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中国与美国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评述(南开)[摘要]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已经由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积极扩张转向抑制通胀稳定产出的适度紧缩。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已经由“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转向了“财政货币双退出”,同时,汇率政策由稳中有升日益转向加速升值,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自主性受到国际因素的诸多干扰。  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政策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持续疲软、通缩迹象明显,多选择延续危机期间的宽松经济政策。而新兴经济体则出现经济过热、通胀高企,多倾向于选择加息等紧缩型政策。这两种差异化的经济表现和政策选

2、择,使得全球投资和投机资金呈现出趋势化流向,对许多国家汇率、利率乃至资本账户形成冲击,加剧了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这样大国的经济调控难度。  2009年以来,中国开始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由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转向适度紧缩的经济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截至到2011年五月底,已经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流动性,并适度上调利率,在不引起大规模热钱流入的情况下,提高资金成本,抑制投机。在财政政策方面,除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持续紧缩调控外,还采取了干预农产品价格、发改委“约谈”稳定日用产品价格的措施,保证价格稳定,抑制通胀。尽管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3、但由于各国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中国紧缩经济政策的效果尚不明显,还未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通胀仍然处在高位。这说明,“紧缩”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政策主题。    一、货币政策方面    由于2008~2009年的“全面宽松经济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现象日益显现,我国中央银行从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两方面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前者以上调利率和人民币适度升值为主,后者包括利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    (一)中国货币调控的本质    中国货币宽松的本质在于货币运动的两条线索,货币政策的调控也应基于这两条线索

4、展开。第一条线索是央行不断以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大手购汇,为稳定人民币汇率而累积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第二条线索是条条块块的政府及其公司具有极强的土地融资能力,经由商业银行的放贷不断创造货币。这是近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货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的货币根源。基于此,中国的货币调控也形成了两个着力点,一是央行发行多种短期央票,以回收过量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二是央行以数量型工具,即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抑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主要手段。周其仁发现,央票并不能够完全回收由于对冲外汇占款而带来的超发基础货币,一方面是央票发行数量不够,

5、仅对冲了80%的外汇占款;另一方面则是央票发行与换汇之间的时滞也导致了大量基础货币“泄漏”,这决定了中国紧缩货币政策在效果上将有折扣。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动因    学术界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压力视为2010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显著从紧的主要动因。对通货膨胀压力推动紧缩货币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视角展开。其中,国际因素包括美国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QE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这些都可能为我国带来“输入型”通胀。国际上,一些学者认为QEⅡ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作用。  Helblingetal.(201

6、1)指出QEⅡ的推出对世界产出冲击巨大,从而对全球经济增长动态学产生了重要影响。Freedmanetal.(2010)认为由于QEⅡ在长期和短期都有显著的真实效果,尤其是金融加速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应该谨慎选择QEⅡ的操作方式以达到对全球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的目的。我国学者则更注重QEⅡ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郑联盛(2010a)指出美国实行的QEⅡ将在全球进一步放松流动性,加大我国通胀压力,强化国内通胀预期从而挤压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影响政策独立性。余永定(2011)表示过度的全球流动性已经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在投资增长和强劲出口之余,充

7、裕的流动性、旺盛的需求和供应方面的冲击使得通胀不可避免。李稻葵(2011)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引发的全球通胀表示担忧。这将对未来5~10年的我国通胀水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未来十年,中国需要相对紧缩、相对慎重的货币政策。高盛(2011)则认为中国通胀率的上升是因为总需求增速超过了长期趋势水平,一是GDP增长已高于趋势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整体产出已高于工业增加值;二是节能减排导致上游产品供应受到限制,进一步压缩了供给。巴曙松(2011b)认为2010年lO、11月份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市场预期的CPI高点连续后移,

8、并超出预期,从而导致2011年通货膨胀持续上升。然而,巴曙松认为2011年通货膨胀仍处于大致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