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

ID:17563289

大小:9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3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_第1页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_第2页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_第3页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_第4页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品抗菌防臭防霉后整理加工 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纺织品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综述陈一飞沈培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环化系314000摘要: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及生长因素,阐述了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及抗菌防臭加工后的检测。关键词:纺织品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1.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能获得舒适快感的衣著,以及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安心、舒适、健康、卫生、清洁等“绿色”观念的形成,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纺织产品的使用者免受细菌侵袭。消毒剂材料提供了一个几

2、乎立即,但短期的除菌方法,而抗菌剂则设计成能够提供长效除菌功效的产品[1]。对于涤纶、锦纶、腈纶等疏水性纤维,只需保护表面即可。而棉、粘胶、天丝(Lyocell)等亲水性纤维,总是含有水分,故需进行更深层次的后整理。2.微生物的种类及生长因素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气候,天气温暖潮湿,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繁殖旺盛,物品易产生腐败、发霉、并释放臭味,使人类面邻不舒服的感觉,不但降低生活品质,而且还造成疾病。一般而言,微生物对于人体服装的不良影响有:使纤维材料变色;纤维脆化分解,强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婴幼儿易得皮肤病;老年人易得褥疮。为了达到安全、卫生耐久的抗菌、防霉、防臭的后整理加工,必须符合下列条

3、件;卫生效果显著;能持久地固着在织物纤维上;对人的生理机能无影响;后整理加工不损伤纤维材料;后整理加工简单、便宜;无色、无臭但鉴别容易[2]。2.1微生物的种类显微镜下的微细生物总称微生物。微生物的侵害一般是指腐朽菌(担子菌)及霉菌,霉菌是指水中的鞭毛菌,陆地上的接合菌、子囊菌、半知菌。抗菌防霉后整理主要针对半知菌、接合菌、子囊菌。在自然界中真菌类微生物在空气、水中、土壤中大量存在。一旦在纺织品上满足其生长发育条件就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变色、污染劣化、变质等,产生腐败、发酵、及不舒服的臭味。生物动物后生动物中生动物原生动物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真菌类菌类地衣藻类低等植物苔藓

4、植物种子植物细菌类黏菌类高等植物蕨类植物图一、生物界之微生物(——表示微生物,*表示霉菌)5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下:臭味的影响,主要由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尿素分解菌造成;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香港脚(白藓菌)、褥疮、绿浓菌等;使纤维变色脆化的不良影响;变色(异霉菌)、脆化等;浮游在空气中,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青霉菌、黑皮霉菌等。2.2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因素二分裂菌类最普遍的生殖方法为(1→2→4→8→16),许多菌体繁殖速度极快,每隔20—30分钟即分裂一次,形成新菌体。微生物的发育、繁殖必须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如营养、水分、氧气、温度、PH值等。(1)营养:微生物的细胞引进

5、所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经氧化分解形成能量提供细胞进行增殖。此种营养主要有C6H12O6、C12H22O11、CO(NH2)2、胨、NH4+、NO3-、酶以及P、Mg、Ca、Co、Cu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2)水分:所有的微生物在缺少水分下均不能存活,故对于维生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蚕丝、羊毛)等而言,由于其固有的回潮率很高,所以应特别注意深层次的后卫生整理。(3)氧气:微生物根据所需氧的状况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及通性菌。其中好氧菌的分解反应如下:a、有机物氧化CxHyOz+O2酶CO2+H2O+Qb、细胞物质的合成CxHyOz+NH3+O2酶新细胞质+CO2+H2O+Qc、细胞物质的氧化酶细

6、胞物质+O2CO2+H2O+NH3+Q厌氧菌的分解反映如下:酶CxHyOzNwn(CHON)+mCH4+tCO2+rH2O(4)温度:微生物通常生存温度范围为0—75℃,大部分为25—40℃。(5)PH值:微生物大部分的最适PH值是7—7.5的中性至微碱性区域。1.抗菌防霉防臭剂的种类及杀菌机理一般的抗菌防霉剂是指能阻止细菌及霉菌增殖或杀死细菌及霉菌的作用。它的种类众多,其杀菌机理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以下几类:(1)、细胞质、细胞膜功能的阻碍主要包括:水杨酰替苯胺类、季胺类、脂肪族胺类、异硫氰酸盐类、咪唑啉类。(2)DNA生物合成的阻碍主要包括:2—苯骈咪唑胺基甲酸甲脂、1-(丁基胺甲酰)-

7、2-苯骈咪唑胺基甲酸甲脂、1、2-双-(3-甲氧基羰基-2-硫代胺基甲酰胺)苯等有机物。(3)氧化磷酸化的阻断剂主要包括:卤化酚类、硝基酚类、异硫氰酸盐类、4、5、6、7-四氯-2-三氟甲基苯骈咪唑等有机化合物。(4)电子传递系的阻断物主要包括:硝基呋喃、羧基类、氧羧基类、3-(2、4-二氯苯基)-L-1-二甲基脲、三丁基锡化合物、4-氯丙酰替苯胺等。(5)酶中巯基的阻害剂主要有:硫代三氯烷基化合物、四氯异钛青、二硫代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