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36127
大小: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2
《第一章 直线运动训练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直线运动训练题答案韶关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训练题(直线运动001)答案题号12345答案BCAAA 6.解答:两物体相遇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在甲上升的阶段相遇;在甲向下落的阶段相遇;不能相遇于空中而只能相遇于地面。到底出现哪一种情况,这就取决于物体甲的初速度V0。求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三种情况的临界条件并正确地将其表达出来。 相遇于上升阶段和相遇于下落阶段的临界条件是:相遇时甲恰好上升到最高点。于是可以给出如下表述:对甲:对乙:解得:V01=20m/s。即当甲的初速度V0>V01=20m/s时,甲、乙两物体将在甲物体上升阶段相遇。相遇于下落阶段和相
2、遇于地面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同时落地,于是可以给出如下表述:对甲:对乙:解得:m/s。即当甲的初速度m/s<V0<20m/s时,甲、乙两物体将在甲物体下落阶段相遇。题目要求的正是这种情况。7.解答:当B物体的初速度较小时,B物体尚未追上A物体时,速度已减为零。那么极限情况是:当B物体追上A物体时速度恰好减为V,这时对应的V0就是B的最小初速度。A、B的相对初速度为(V0–V),相对末速度为零,相对加速度为a,相对位移为S=16m,据相对运动公式有: ∴=10m/s韶关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训练题(直线运动002)答案题号12345答案ABBDBDADAD
3、6.解答:物体1与物体2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做减速运动。二者的加速度关系为a1=2a2。若两物体刚好不相碰,表示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停下。由于物体1的加速度大,一种可能是物体1尚未与挡板M碰撞,便停下;物体2与挡板N相碰后弹回,到达物体1处正好停下。另一种可能是两物体都与挡板发生碰撞,反弹后在同一地点停下。具体是哪种情况需要进行判断。由于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同,两物体自开始运动到停下所走的路程是不同的。设物体1走的路程为S1,物体2走的路程为S2,初速度为V0,则有:∴2S1=S2即停下时物体2走的路程为物体1的两倍。如果物体1未与挡板M碰撞便停下,则: 可见
4、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唯一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两物体都分别与挡板碰撞一次后停在某处,故有:且:解得: 7.解答: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由题意可知,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2L的路程减去客车行驶的路程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即: 2L–V1×5=V2×5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L–V1×15 同理有:2L/–V1×3=V2×3 由以上各式得:2(L–V1×15)–V1×3=V2×3解得:=24.3m/s 韶关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总复习
5、训练题(直线运动003)答案题号12345答案BBCBB 6.解答:设物体上升与下落过程中通过P点的速度为V,则: 解得: 7.解答:(1)以地面为参照物,设乙球下落时间t在距地面h处与甲球相遇,则: 乙球自由落下: 甲球以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有: 两式相加,得:V0t=h解得: (2)甲、乙两球在处相遇,对乙球来讲,设它下落的时间为,则:得: 设甲跳离地面时的速率为,对甲球来讲,经时间,它上升的高度为,即: 解得:韶关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训练题(直线运动004)答案题号12345答案BDACBCBCAB 6.解答:A下落1s末的速度和下落的
6、高度分别为:Vt=gt=10m/s=5m此后A以初速度V01=10m/s做竖直下抛运动,下落40m时追上B,即:解得:t1=2s这段时间内B下落的高度是:=20m此后A又以初速度V02=V01+gt1=30m/s运动t2=1s落地,下落高度是:=35m可见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落的高度是:hB=20m+35m=55m, 由:得:≈3.3(s) 7.解:(l)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5.5+4)×10m=95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S=–=75m (2)V0=90km/h
7、=25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5.5+10)×10m=155m=因为>,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本距离△s’=–=30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迫赶上货车.则:所以警车发动后耍经过才能追上货车 韶关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训练题(直线运动005)答案题号12345答案BCCCC 6.解答:(1)0.900mm, 3.310cm (2)①右;②0.72;③2.00 7.解答: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