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

ID:17532112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_第1页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_第2页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_第3页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  转矩传感器主要由扭力轴、磁检测器,转筒及壳体等四部分组成。磁检测器包括配对的两组内、外齿轮,永久磁钢和感应线圈。  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轴、两组磁电信号发生器,把被测转矩、转速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其相位差的变化部分又与被测转矩成正比。  在弹性轴的两端安装有两只信号齿轮,在两齿轮的上方各装有一组信号线圈,在信号线圈内均装有磁钢,与信号齿轮组成磁电信号发生器。  当信号齿轮随弹性轴转动时,由于信号齿轮的齿顶及齿谷交替周期性的扫过磁钢的底部,使气隙磁导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线圈内部的磁

2、通量亦产生周期性变化,使线圈中感生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信号。  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转速。  这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与其安装的相对位置及弹性轴所传递扭矩的大小及方向有关。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  转矩传感器主要由扭力轴、磁检测器,转筒及壳体等四部分组成。磁检测器包括配对的两组内、外齿轮,永久磁钢和感应线圈。  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轴、两组磁电信号发生器,把被测转矩、转速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其相位差的变化部分又与被测转矩成正比。  在弹性轴的两端安装有两只信号

3、齿轮,在两齿轮的上方各装有一组信号线圈,在信号线圈内均装有磁钢,与信号齿轮组成磁电信号发生器。  当信号齿轮随弹性轴转动时,由于信号齿轮的齿顶及齿谷交替周期性的扫过磁钢的底部,使气隙磁导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线圈内部的磁通量亦产生周期性变化,使线圈中感生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信号。  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转速。  这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与其安装的相对位置及弹性轴所传递扭矩的大小及方向有关。  当弹性轴不受扭时,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只与信号线圈及齿轮的安装相对位置有关,这一相位差一般称为初始相位差,在设计制造时,使其相差半个齿距左右,即

4、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初始相位差在180度左右。  在弹性轴受扭时,将产生扭转变形,使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转矩的大小成正比。  把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用专用屏蔽电缆线送入NC型扭矩测量仪或具有其功能的扭矩卡送入计算机,即可得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精确值。  两端的信号发生器是由安装在弹性轴上的外齿轮、安装在套筒内的内齿轮、固定在机座内的导磁环、磁钢、线圈及导磁支架组成封闭的磁路。  其中,外齿轮、内齿轮是齿数相同互相脱开不相啮合的。  套筒的作用是当弹性轴的转速较低或者不转时,通过传感器顶部的小电动机及齿轮或皮带传动链带动套筒,使内齿

5、轮反向转动,提高了内、外齿轮之间的相对转速,保证了转矩测量精度。  但是,此时输出信号的频率不能用来测量转速。  解决的办法是建议用户另外增加转速传感器(如NJ0、NJ1D、NJ2等)或者在传感器上增加一个转速传感器(如NJ3、NJ4等),因为是磁电式传感器,在转速过低时仍然不能保证转速的正确测量。  为此,又派生了NJ*D型低速系列转矩转速传感器产品。  NJ*D型低速转矩转速传感器的解决方法是增加了套筒测速头及安装在套筒上的测速齿轮,其测速头的信号送入NC-2A型扭矩测量仪进行数据处理,不论套筒是否转动,其输出的转速信号始终是弹性轴的实际转速,即使转速为零也是如此。  转矩转

6、速传感器参数  1、传感器适用于环境温度0-55℃,以及相对温度不超过90%的条件下工作。  2、传感器适用的转速范围及联轴节重量  3、传感器所需联轴节、垫块、测试平板等根据用户需求,本公司可代为加工。  4、系统总误差:  (1)静标精度:在标定传感器系数的相同环境温度下(不相同时按温度系数修正),静标定误差应不超过±%。  (2)在额定转速范围内,套筒固定在任意位置时,不同转速下扭矩测量读数变化应不大于±%。  (3)传感器转轴转动,中间套筒在不同位置时,读数误差应不超过±%;或者中间套筒转动(启动驱动电机),轴在不同位置时,读数误差应不超过±%。  5、测量精度:传感器与

7、TR-1配合,其测量误差不超过±%。  6、允许测量的最大扭矩:120%额定值。  7、输出电压信号幅度:不小于有效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