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3045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2
《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38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3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防风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为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免煎中药防风治疗应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中医药疗法基金项目:深圳市医疗卫生类科技非资助项目(No.200603257)随机采用单味免煎中药防风颗粒(治疗组)及利巴韦林颗
2、粒(对照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秋季腹泻),用药后在既定的时限内,反复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客观评价免煎中药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儿均为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1月儿科门诊病人,均符合《传染病学》中所制定人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女21例,男17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4岁;对照组22例,其中女12例,男10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4岁。1.2纳入标准①年龄:4个月-4周岁的患儿。②发病时限:起病48h(2d)以内。③病症:以起病急,大便次数增多,呈黄色水
3、样便(蛋花样便),起病可有呕吐、发热,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代谢性酸中毒。④起病以来未使用过任何相关抗病毒药,包括各种剂型的中药、吗啉哌、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牛初乳、干扰素等。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总数基本正常,分类淋巴细胞数增加;大便常规:外观黄色水样,镜检无特异,或可见少量WBC和RBC。病原学检查:使用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检测结果呈阳性者确诊。1.3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4周岁或小于4个月者。②发病后有相关抗病毒用药史。③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药物。④ELISA检测结果呈阴性者。⑤病程已超过48h(2d)者。⑥对防风颗粒、利巴韦林有过敏史者
4、。⑦在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行添加其他相关治疗药物及方法。2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防风颗粒(广东省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3g/袋,相当于生药10g饮片,使用时包每溶于开水30mL配剂)治疗。每次40mg/kg,口服,3次/d,疗程3d。40mg防风颗粒相当于生药300mg饮片,以2岁患儿体重10kg计,每次口服量400mg,1/3袋,相当于生药饮片3g/次。2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0mg×12袋/盒)治疗。10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d。对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较严重的腹泻等情况,则采用西医措施对症处
5、理。3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疗效评定标准[2]。临床痊愈:用药3d内,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大便次数、性状及患儿症状、体征、异常理化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用药3d内,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大便的次数明显减少(为治疗前次数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用药3d内,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大便次数减少,为治疗前次数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4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
6、,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 5讨论在我国,小儿腹泻是重点防治的“儿科四病”之一,而轮状病毒(RV)是腹泻的主要原因。RV属呼肠病毒,引起人感染致病的主要是A组和B组,A组人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即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祖国医学属“泄泻”范畴,其病因以外感时邪及内伤饮食为主,病理变化则与脾胃失调或脾胃素弱有关,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症,病重者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的危重症(与现代医学脱水、休克相似)。中药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泄的作用。祖国医学使用防风治
7、疗泄泻的历史悠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有抗病毒、增强腹腔内免疫能力、解痉、镇静的作用,且该药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药源充裕,一旦确定其在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方面的疗效及其有效分子结构,则临床前景非常可观。【参考文献】[1]彭文伟.传染病学(高院教材)[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2-276.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