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

ID:17516538

大小:16.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_第1页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_第2页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_第3页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_第4页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节水灌溉新理念与旱地农业的关系摘要:本文就农业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进行了介绍,并对节水灌溉与旱地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节水灌溉;新理念;旱地农业;关系  1灌溉新理念  在观念上,对灌溉要有新认识,即首先为了节水,灌溉量要少到恰到好处,不能像以前理解的灌溉就是浇地,就是全面积的大水漫灌,而最好浇在有作物处,在无作物处少浇或不浇。为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灌溉次数应减少,宜在关键时浇水较多,但不是充分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例如果树在长枝叶时不给水,以避免疯长,而在开花结果时,给适当的水,这样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其次,要实现精确浇水,必

2、须有高新技术研制出的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水准确、精量、快速、节能地输送到作物根区;同时,大量节省劳力、投资,操纵者也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这样的灌溉机应能实现灌溉产业化。最后,科学的灌溉经营管理是实现高效益的关键条件,这是过去重建轻管吃大亏的重要教训。  节水灌溉是现代灌溉,即以当代最先进的高新科技武装的灌溉技术,它属于当代精确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认为节水灌溉是简单劳动,科学性不强。节水灌溉是实用科学,量大面广,土地分散,且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给推广节水灌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3、,另一方面也是节水灌溉发展进步的动力。当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大大减少节水灌溉这些先天性弱点的影响,而使其吸收高新技术的精华,激发创新能力,对旧观念、旧理论、旧设备等进行强劲的冲击,引发出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因此,不能简单地对待节水灌溉技术,它还有很多课题尚未研究清楚。不能搞土法上马,降低其高科技的品质,也不能奢望在全国可以只搞1~2种灌水技术和灌水设备就能完全满足各地的要求。当然把节水灌溉看得复杂一些是战略上的要求,而经过仔细研究开发出的技术和设备,则应简单易行,这样才能显示出高科技的水平。  2节水灌溉与旱地农业的关系  旱地农

4、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没有或有限的灌溉条件情况下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它包括旱作农业、雨养农业、旱农等概念,但其含义又各具特色。旱地农业的内容包括了种植制度的选择,抗旱或耐旱的作物品种的选育,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旱作栽培耕作技术、化学剂调控技术及创造条件进行有限的节水灌溉技术等。因此,旱地农业并非不需要水,反而在“水”字上作文章更多,它与节水灌溉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有1564个县分布在山区,山地大多为旱地,旱地约有7800万hm2,占耕地面积73%。实践证明,旱地农业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如我国旱地农业地区粮食单产或总产年

5、平均都增长40%以上,产量在2250kg/hm2以上的已不在少数。国外的试验证明,在年降雨量400mm以上地区,只要采用适宜的耕作栽培措施,每1mm降水就可以生产~kg的谷物,最高的可达kg。按照这一研究成果,我国的旱地农业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因此,旱地农业对于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国农民在同干旱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丰富的旱地农业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些实践经验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旱地农业与系统的农业工程相结合,使之得到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了旱地农业的水平。然而,从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

6、,我国存在着少雨变旱趋势,冬旱面临成倍增长,春旱、夏旱也呈上升趋势,这更加剧了我国的水危机。因此,在旱地上围绕“水”字作文章,发展旱地农业,使之在节水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充分必要和完全可能的。  3旱地农业与节水灌溉相结合  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问题,过去走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道路,从而出现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雪线上升等严重问题,以致黄河断流,旱灾连年,洪水泛滥。不难理解,生态问题的症结在水,西部的农业发展更离不开水。而目前面临的事实是西北地区大多缺雨少水,西南部地区雨水稍多,但时空分布极不合理。要解决作物需水要求只有依靠旱地农

7、业和节水灌溉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国北方旱区雨季(6~9月),降雨约占全年的70%,此期间采用深耕等蓄水措施,一般年份1m土体可增加100~200mm的水分,再采用保墒措施使底墒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5%,到翌年3~5月土壤湿度仍可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如果再增施有机肥,土壤涵蓄水分能力会更大。同时在适宜地点开挖水窖,以便雨季集蓄雨水,到旱季可用微灌、膜下灌、淋洒灌等节灌技术进行抗旱灌溉。经过这些综合措施后,可保作物出全苗,达到丰收稳产的目的。  4结论  由于观念的改变,必须有新理论指导,新技术涌现。近10余年来,理论上出现了调亏灌溉、SPAC系统

8、调配、旱作农业等,新技术方面出现了膜上(下)灌、水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