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11770
大小:352.5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8-09-02
《文件汇编 - 重庆大学审计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件汇编目录1.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高校内部审计(征求意见稿……22.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61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654.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685.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736.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777.重庆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8286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高校内部审计(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2、 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所称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本单位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控制、咨询,旨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本单位事业目标的实现。第三条高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校(年收入5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000人以上)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第四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应不低
3、于教职工总数的2‰。内部审计队伍应由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基建、信息系统等方面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并具备必要的职业资格。第五条高校内部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高校内部审计应面向学校资金、资产、资源,促进其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二)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审计控制与审计评价相结合,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的过程式审计。(三)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业务活动审查与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开展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相结合的综合审计。(四)高校内部审计应着眼解决问题,立足促进机制建设,建立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格局
4、,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第六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所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第七条本指南适用于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它教育部门和单位可以参照执行。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第一节一般原则第一条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保证资金、资产、资源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而制定与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保证措施和业务程序。86第二条本
5、指南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第三条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活动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第四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组成,对高等学校各项业务的内容控制审计主要围绕这些要素来进行。第五条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单位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
6、情况,既可以进行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审计与评价,也可以进行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与评价。第六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一)内部控制审查与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二)内部控制审查与风险管理审查相结合;(三)内部控制审查与促进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相结合;(四)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所需的证据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七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高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充分关注这一有效方式,利用、指导、推动内部控制自我
7、评估的开展,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第二节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第一条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保证本单位教学(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教学等)资金的安全完整、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单位教学风险、保证单位遵守教学活动相关法律法规,而对单位教学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分析、测试和评价活动。第二条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应获取的资料主要有:(一)学校教务部门、招生部门及学生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工作手册;(二)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招生、教学实验基地、校际交流、合
8、作办学、助学、助教、助研管理、教学经费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三)学生收费许可证,涉及教学活动及学生管理的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审批文件;(四)各类学生招生计划,招生广告,自主招生方案,自主生标准,委托招生协议,招生总结报告;(五)教学实验基地可行性论证,建设标准,合作建设协议,资产移交清单,资产管理办法,建设成果报告;(六)校际交流协议、合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