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ID:17496803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2002年至2006年诗歌鉴赏题统计:1、诗歌鉴赏题主要从语言(20次)、形象(13次)和表达技巧(26次)三个角度进行考查。2、仅2002年春季高考是客观题,2006年北京高考卷是客观主观题结合出之外,其他都是主观题,都是完全意义上的鉴赏,注意搜集题目要求等提示关键信息。3、唐诗宋词是设题的重要内容。2006年的考查范围向晋诗、元曲、清诗等扩大。湖北湖南卷出现了诗歌鉴赏比较题。第三部分: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3、情景交融(情景相生)4、托物言志5、用典抒情6、借(怀)古讽(伤)

2、今7、叙事抒情8、寓情于景9、情因景生10、以景衬情、融情入景11、缘境生情12、状物移情13、卒章显志14、以小见大15、画龙点睛16、乐(哀)景哀(乐)情具体分析:1、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感触时,把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

3、在此景此物中,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抒发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其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4、,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4、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的某物自身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5、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

5、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

6、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5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借(怀)古讽(伤)今。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的之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

7、不关心苍生之疾苦予以讽刺,“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对贾谊不得施殿展治国安民的的抱负深为惜。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7、叙事抒情。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它把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说它既是叙事诗,又是抒情诗,或者说它既是以抒情见长的叙事诗,又是以叙事见长的抒情诗。诗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节,又有真挚动人的情感。从为琵琶女作诗传的角度看,是叙事诗,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诗中琵琶女的身世构成一层故事,读者可以通过几个片段看到

8、她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到“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惨经历。从抒写迁谪意来讲,等于是抒情诗。诗中作者直接出场,与琵琶女共诉天涯沦落之痛,抒情气氛浓郁。于是在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中,哀怨悱恻的悲剧主人公。8、寓情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