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95434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及差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及差距2009-7-1218:33:281、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2、国内皮带输送机机技术的现状3、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差距1、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外皮带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皮带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皮带输送机、管状皮带输送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皮带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皮带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带式输送
2、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目前,在煤矿井下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已达到表1所示的主要技术指标,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300~500万t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⑵监控综合化。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起动与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张力,设备运行性能好,运输效率高。 ⑶技术先进性。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输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使输送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已有受限制,并确保
3、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⑷新型、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如包含CST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驱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等。如英国FSW生产的FSW1200/(2~3)×400(600)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运输能力达3000t/h以上,它的机尾与新型转载机(如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S500E)配套,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快速自移、人工作业少、生产效率高。表1 国外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Tab.1 Themaintechn
4、icalparametersofbeltconveyerinoverseas 国外300~500万t/a高产高效矿井主参数 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皮带输送机运距/m 2000~3000 ﹥3000带速/m.s-1 4 4~5,最高达8输送量/t.h-1 2500~3000 3000~4000驱动总功率/kW 1200~2000 1500~3000,最大达101002、国内皮带输送机机技术的现状 我国生产制造的皮带输送机的品种、
5、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皮带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皮带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皮带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皮带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用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指标如表2所示。表2 国内皮带输送机的
6、主要技术指标Tab.2 ThemaintechnicalparametersofthebeltconveyerinChina 主参数 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皮带输送机运距/m 2000~3000 ﹥3000带速/m.s-1 4 4~5,最高达8输送量/t.h-1 2500~3000 3000~4000驱动总功率/kW 1200~2000 1500~3000,最大达101003、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差距3.1 大型皮带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
7、距 ⑴皮带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 长距离、大功率皮带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皮带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带式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n=10左右),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已开发了皮带输送机动态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在大型输送机上对输送机的动张力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统,大大延长使
8、用寿命,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使大型皮带输送机的设计达到了最高水平(输送带安全系数n=5~6),并使输送机的设备成本尤其是输送带成本大为降低。 ⑵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 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由于功率大、距离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