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95342
大小:89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2
《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读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读音分析-汉语言文学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读音分析摘 要:本文以《方言调查字表》608个入声字为调查对象,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中古入声字在安微明光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关键词:中古入声字明光方言普通话明光市(原嘉山县)位于皖东北部边缘,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滁州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五河县接壤,东与江苏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为定远、凤阳两县,是淮北平原与江南水乡的过渡丘陵地带。由于笔者长期生活在明光市区,对市区方言较为熟悉,故本文主要以明光城区方言(以下简称明光方言)为基础,对中古入声字在明光城区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明光方
2、言隶属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古入声字的入声调在明光方言中大部分已归并为“平、上、去”三声,少数入声字归入轻声,但入声字得以保留。本文穷尽性地统计了《方言调查字表》中所有的入声字,共计608个,录出现代明光方言中常用的古入声字(含同形字)488个(按: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有两个读音的,以二字计入),对其进行声韵调分析,试图找出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分布规律,为明光方言语音研究提供材料。一、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声调分析及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中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归入去声的最多,约占总数的45%,其次是阳平,约占33%,其次是阴平,约占15%,归入上声的入声字最少,约占6%,另外还有
3、个别读轻声。明光方言入声字分派情况同普通话基本一致,都是归入去声最多,其次是阳平、阴平、上声、轻声。由表1可知,明光方言入声字在各调类的分布情况同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仍有差异。明光方言中,虽然同普通话一样,入声字归入去声的百分比,比归入阳平的百分比多出近8个百分点,但明光方言入声字归入去声的数量较普通话要少得多;而明光方言入声字归入阴平的数量却比普通话要多出12个百分点,即多出41个字。按以往学者研究,明光方言的声调特点是语调、语势扬少降多[1],故我们不难知道,中古入声字归入明光方言阴声的数量较多的原因了。由表2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可知,明光方言常用的中古入声
4、字的清浊分布相当,常用的清声母字数量略多于浊声母字,且全清入声字使用数量最多。归入阴平的入声字在全清、次清声母入声字中数量较多,占有较高比例。古全浊声母入声字的72.13%归入阳平,这与普通话“全浊入声归阳平”的规律大体一致。古次浊声母入声字,普通话绝大多数读去声,明光方言也是如此,占常用古次浊声母入声字的72.65%。此外,除全浊声母入声字之外,古全清声母入声字、次清声母入声字以及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入上声后在各自总数中所占比例相仿。二、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韵母分析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上述计488个古入声字在普通话和明光方言各韵母中的归并字数如表4。从上表我们可以观察
5、出同普通话相比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有如下特点:1.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声母分布情况同普通话有相似之处,例如帮母、滂母、並母、端母、透母、定母、娘母、精母、清母、从母、邪母、影母、照母、匣母、喻母、日母、见母、溪母、疑母。2.明光方言中除了[u]、[uo]韵有零声母外,其余以[u]为介音的零声母音节,[u]全部发成唇齿浊擦音声母[v]。从中古入声明母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分布可以看出这个特点。3.明光方言中逢舌面元音[i]、[y],不论元音[i]、[y]单独作主要元音还是作为介音出现,发鼻音[n]的入声字仍读原音,其他全部读成边音[l]。从中古入声泥母字在明光方言中的分布可
6、以看出这个特点。4.明光方言声母系统中没有舌尖后音,因而凡是遇舌尖后音全部读成舌尖前音;在普通话的声母系统里舌尖前后区别分明。参考文献:[1]都兴宙.中古入声字在西宁方言中的读音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2]郑淑招,都兴宙.中古入声字在仙居方言中的读音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11).(邵璇浙江宁波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3152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