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

ID:1747991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_第1页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_第2页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286例【摘要】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儿年龄、病变部位等不同,使用不同浓度、剂量的平阳霉素,治疗单纯性、混合性和海绵状血管瘤286例。1次未愈者,2周重复注射1次,2~5次为1个疗程。结果286例患儿326个瘤体,经6个月~2年的随访,治愈率55.5%,显效率31.3%,总有效率86.8%。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适合小儿体表单纯性、混合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使用。【关键词】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血管瘤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3%~8%[1],占小儿良性肿瘤的27.9

2、%。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有放射、激光或冷冻、皮质类固醇激素、手术等治疗,每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1993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完整资料的286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86例患儿,男79例,女207例,年龄2个月~4岁,男女比例约为1:2.6。共有血管瘤326处,头面部及颈部206处,占63.2%;躯干和四肢112处,占34.4%;会阴部8处,占2.5%。  1.2治疗前准备对患儿行常规体格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无平阳霉素禁忌者均可实施本治疗。取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8mg加2%盐酸利

3、多卡因注射液2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6ml稀释备用。  1.3药物浓度、剂量及疗程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部位、血管瘤的大小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浓度及剂量。一般情况下,年龄小、病变表浅、发生于眼睑和会阴部者使用低浓度、小剂量。对血管瘤面积较大者,分次治疗。1次未愈者,每2周注射1次,2~5次为1疗程。每次用药剂量不超过8mg,用药总量不超过40mg。  1.4治疗方法病变局部常规消毒,抽取所需平阳霉素液,用5号针头距血管瘤边缘1~2mm进针,沿不同方向呈放射状边进针边注射药物,使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瘤体内,注射时以血管瘤饱满或表面苍白为佳。注射完毕局部压迫止血。  1.

4、5疗效判定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后6个月~2年的随访。治愈:瘤体完全消失,局部皮肤变软,颜色正常,无复发。显效:瘤体基本消失,皮色接近正常。有效:瘤体缩小,但未完全消失,需采用其他方法或继续治疗。无效:经2~5次治疗,血管瘤无明显变化或继续扩大。治愈率加显效率为总有效率。32结果  2.1不同类型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疗效(略)    2.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286例患儿出现发热18例(6.3%),体温在38.0℃左右,对症处理后体温正常;食欲不振14例(4.9%);2例(0.7%)于注射后10~30min,皮肤出现红斑、风团,

5、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16例(5.6%)注射部位出现坏死、溃疡或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过敏性休克、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血管瘤的分类及治疗指征血管瘤的分类较混乱,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分为单纯性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鲜红斑痣[2]。1982年Mulliken[3]根据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将血管瘤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真性血管瘤,单纯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属于此类;另一类为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鲜红斑痣。单纯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国外报道80%以上可自行消退,但国内报道真正自行消退者并不多见,同时由于这类血管

6、瘤大多发展较快,在重要部位(眼、耳、会阴等)可影响功能。因此,对发展快、患儿家属求治迫切者,早期应给予积极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破坏性大,不能自然消退,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鲜红斑痣大多发展较慢,且治疗效果多不满意,故本研究未将其列入,可适当采取其他治疗或随访观察。  3.2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平阳霉素是新型广谱抗肿瘤抗生素,主要成份是博来霉素A5,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由于单纯性、混合性血管瘤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特征[4],因此瘤体内注射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使血管瘤消退。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组织内有类似静脉窦的大而不规则的腔隙,腔内壁

7、为单层内皮细胞[5],注射药物后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血管内皮破坏,血管瘤退化。  3.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本组患儿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50例,发生率为17.5%。其中部分患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与患儿年龄小、药物浓度高、剂量较大及治疗部位有关。在后来的治疗中,通过调整药物的浓度、剂量,此类现象较少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合适浓度、剂量的平阳霉素治疗单纯性、混合性和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优先考虑的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参考文献】  [1]BartosheskyLE,BullM,FeingoldM,etal.C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