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

ID:17476828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2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_第1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_第2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_第3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_第4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爱这土地目标解析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2.通过自主拓展阅读,进一步理解、感悟诗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

2、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难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情境导入1.课堂调查:(1)你喜欢读诗吗?(2)你喜欢读哪些诗?喜欢读诗的同学举手表示,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诗歌。如古体诗(唐诗、宋词)、现代诗(舒婷、席慕荣、汪国真……)2.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平时是怎读诗的?根据调查结果,随机导入。如学生喜欢读诗,’那按学生读诗的方法进人学习。如读诗学生不多,那从这首诗开始,引导学生读诗、爱诗、写诗。3.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板书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诗题:“我爱

3、这土地”。二、诱思导学1.简介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归来的歌》等。早期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昂扬。后期作品感情深沉,富于哲理。认真交流倾听,筛选记忆重要信息。特别是有关作者诗作风格的信息。2.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吸收诗歌的主要信息,感知诗作的基本内容。请几位同学各抒已见,结合作者简,提出朗诵的方法。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诗?朗

4、读感知。(1)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把握朗读节奏、语气、语调。各抒已见,结合作者简介确定诗歌朗读激昂悲壮基调。几位同学分别朗诵,不断完善朗诵效果。(2)指导学生朗诵诗歌:请同学们根据讨论的节奏、语调、语气朗诵诗歌。这首诗格调昂扬,感情深沉。应该用激昂悲壮的语调读出昂扬、深沉的语气。朗诵,齐读诗歌i注意节奏、语气、语调。3.品味诗情。在朗诵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潜涌在这首诗文字之下的深沉的情怀。请概括说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哪些诗句表现了这一情感?(要求学生必须用诗歌中的诗句来说明观点)品味诗句,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点:表达了

5、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析读意象1.带着诗作所表达的情感朗读诗歌,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再读诗歌,大体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2.请学生把理解诗意过程中存有疑惑或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互相探讨理解。把理解中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解答。3.由问题的探讨聚焦主要意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意象:就是渗透着作者情感与情思的事物)指导学生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理解几种意象的象征意义。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要点:

6、土地象征着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河流和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4.齐读课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三、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朗诵了诗歌,感知了诗歌表达的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无限的热爱。同时理解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几种意象的象征意义。让我们完整地感知了诗意、诗情,理解了诗歌的创作动力。四、课堂作业1.请用楷书抄写课文。2.诗歌创作的年代是1938年11月17日,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3.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7、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如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你会选用什么事物来表达情感?为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探究主旨1.赏析诗句。请学生再读诗歌,品味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指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意蕴(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特别要结合时代背景解)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细细品读诗歌,以小组形式分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挖掘。分析要点:A.“嘶哑”纯粹是抗战

8、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诗人的影响所致,也是这位“悲哀诗人”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B.“悲愤、激怒”都渲染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特点,表达了诗人缠绵而深沉的感情。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将死这种本属自然被动的结局,也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