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66516
大小:52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01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笔笔的历史。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笔的种类。笔之种类甚多
2、,现在所使用的,以紫毫、狼毫、羊毫及兼毫最为重要。紫毫笔。取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南北方之兔毫坚劲程度亦不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兔毫坚韧,谓之健毫笔,以北毫为尚,宜书写劲直方正之字,向为书家看重。但紫毫无法制大笔。狼毫笔。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前代也确实以狼毫制笔;但今日所称之狼毫,为黄鼠“狼”之“毫”。狼毫所见的记录甚晚,有人也以“鼠须笔”即狼毫笔,则狼毫之用便可推至王羲之晋代之前,但无法肯定。黄鼠狼仅尾尖之毫可供制笔,性质坚韧,仅次于兔毫而过于羊毫,也属健毫笔。缺点与紫毫相似,也没有过大的。羊毫笔。是以羊之须或尾毫制成。书法最重笔力,羊毫柔而无锋,书亦“柔弱无骨
3、”,故历代书法家都很少使用。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而被普遍采用,却是清初之后的事。因为清一代讲究圆润含蓄,故只有羊毫能达到要求而被普遍使用。羊毫的柔软程度亦有差等,若与纸墨佩合得当,亦能表现丰腴柔媚之风格,且廉价易得,毫毛较长,可写半尺之上的大字。兼毫笔。是两种以上之毫制成,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以健毫为主,居内,称之为“柱”;柔毫则处外,称之为“被”。柱之毫长,被之毫毛短,即所谓“有柱有被”笔。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且价廉工省,此皆其优点。笔的选择。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
4、尖瑞。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中华名笔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在浙江湖州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传说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曾住善琏永欣寺,擅长书法,求书者门庭若市,写秃毛笔随即埋在庙旁,名“痊笔冢”。解放前还留有遗迹。智永和尚在善琏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毛笔精益求精。宣笔。产自安徽泾县。宣笔制造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将军南伐楚之中山(泾县一带),始以免毫竹管为笔,称“秦笔”;隋开皇九年(80
5、9),改宛陵为宣城(今宣州市)后,“秦笔”亦改称为“宣笔”。因泾县旧属宣州(治今宣州市),泾县宣笔亦名“宣笔”。因品质优良,曾被列为“贡品”、“御用笔”。墨墨的历史。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墨的种类油烟墨。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烟墨。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特点是色乌,无光泽。中华名墨徽墨。产于
6、徽州地区的屯溪、歙县、绩溪等地,始制于唐代,至今已有l000多年的历史。它以黄山松烧而为烟,用以制墨,成为誉满天下的徽墨。徽墨的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及其子奚廷。据《徽州府志》记载,奚超因避战乱,由河北易州南逃歙州(歙县),重操制墨旧业,不久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加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便封其为“墨务官”,并赐给国姓,从此“李墨”名场天下,当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清九子墨纸纸的历史。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右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
7、被冠名。纸的分类。原料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弱吸墨纸类(澄心堂纸、蜀牋、藏经纸);强吸墨纸类(宣纸与彷宣、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中华宣纸。宣纸。是写字绘画的一种专用纸,因产于宣州府(今安徽泾县),故称宣纸。在宣纸产地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闻。相传唐代宣州有个造纸的工匠叫孔丹,他的老师去世后,留传给他一幅画像。他精心地收藏着画像,但没过多久,这幅画像就变了颜色,而且还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