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5940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级别及患病年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部位、范围、数量及回声特点等,估测斑块处的管腔内径有否狭窄及其程度。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患高血压年限及高血压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6例高血压患者有179例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6.8%,且与性别和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与高血压级别和患病年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
2、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受性别和年龄影响,高血压级别和患病年限对其无明显影响。因此对男性和高龄的高血压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及药物干预,对于预防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因素 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等病理变化的总称。常见的动脉硬化有三种,即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动脉硬化,常累及大中等大动脉,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1],性别与年龄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3、。目前公认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2],本研究是对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级别及患病年限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为筛选高危人群,及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提供临床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本院病房收治的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21例,女147例,年龄31~90岁,平均(66.175±11.439)岁。将患者年龄段分为6个阶段,1为30~39岁,共3例,均为男性;2为40~49岁,共20例,3为50~59岁,共61例,4为60~69岁,共65例,5为70~79岁
4、,共90例,6为80岁以上,共29例。患病年限分为6个阶段,1为≤1年,2为1年以上5年以下,3为5~10年,4为10~20年,5为20~30年,6为30年及以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的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Ⅰ级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140~159mmHg或舒张压(DBP)90~99mmHg,Ⅱ级高血压为收缩压(SBP)160~179mmHg或舒张压(DBP)100~109mmHg,Ⅲ级高血压为收缩压(SBP)≥180mmHg或舒张压(DBP)≥110mmHg。 1.2研究方
5、法与仪器使用美国GE公司Logic-9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由专人测定,探头频率12MHz,患者仰卧位,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按常规横纵向扫查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外动脉。在颈总动脉距分叉处近端约2cm处测量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内(ICA)、颈外动脉(ECA)内径,分别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TMT),为后壁的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颈动脉内-中膜厚度(TMT)大于1.0mm时(动脉分叉处可大于1.23mm)即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斑块形态多不规则,突出于管腔,内部结构呈弱或等回声者为软斑,斑块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后方伴有声影者
6、为硬斑。记录斑块部位、范围、数量及回声特点等,估测斑块处的管腔内径有否狭窄及其程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数据处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下表1。 注:X1为性别,P=0.001<0.05;X2为年龄,P=0.000<0.05;X3为患病年限,P=0.184>0.05;X4为高血压级别,P=0.108>0.05 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高血压患者患病年限及高血压级
7、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286例高血压患者有179例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6.8%,其中男性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有90例,女性为89例。男性发生率为74%,女性发生率为61%,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并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3],在本研究的前期工作中也观察到同样的结果,49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