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乙肝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乙肝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作者:樊冬梅任宝琦刘凤斌【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观察,探讨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以拉米呋啶加中药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对照组以拉米呋啶治疗,治疗24周后测定肝纤维化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4.61%,显效率26.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显效率20.5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指标,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关键词】
2、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软肝抗纤方治疗应用 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和治疗方法以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治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科应用传统西药拉米呋啶抗病毒基础上,结合口服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后,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样本来源按就诊的顺序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门诊2006年5月-2007年5月期间接诊的CHB并伴有肝纤指标异常的患者86名,男75例,女11例。文化程度:博士后1例,硕士6例,大学(含大专)50例,中学(
3、含中专)27例,小学2例;平均年龄(31.25±10.11)岁。 1.2入选标准按2000年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6-70岁;(2)1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小学以上学历;(4)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他心身疾病史;(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PCⅢ4项中两项以上异常;(6)CHB患者中不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7)符合《2000年拉米呋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治疗对象标准者[2]。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法将8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
4、验组(拉米呋啶加中药治疗组)52例,对照组(拉米呋啶治疗组)3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给药方法对照组:口服拉米呋啶片剂,100mg3片,每日1片。试验组:在按对照组方法服用拉米呋啶的基础上,加服我院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自拟软肝抗纤方健脾活血(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萆10g,炒鳖甲30g,土鳖虫(研末冲服)3g,丹参18g,楮实子12g,菟丝子12g)。观察期间不服用保肝及其他抗病毒肝炎药物,因特殊原因需服用其他药物时给予记录。 2.3观察指标(1)症状
5、体征;(2)实验室指标: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等,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免疫指标:IgG、IgM、IgA、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 2.4疗程24周为1疗程。 2.5疗效标准参见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判定标准。显效:主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60%以上,或未达此标准,而ⅣC、PCⅢ、LN3项中有两项较治疗前下降60%;有效:HA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40%以上,或ⅣC、PCⅢ、LN3项中有两项较治疗前下降4
6、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2.6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 3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略) 注:与同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3.2两组治疗前后对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
7、<0.05 3.3两组纤维化指标改善结果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纤维化指标疗效结果比较(略) 4讨论3 软肝抗纤方是我院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根据肝脾相关理论制定的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肝脾相关理论是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指导着肝系病症的临床实践。邓老认为,生理情况下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五脏相关。而在肝系病症中,又以肝脾相关最为密切。邓老在系统研究脾胃学说及化瘀疗
8、法后提出治疗肝纤维化当从脾论治的治疗大法[3],认为其病理变化主要以气虚血瘀为主,治则立足于健脾益气为主,软坚化瘀、调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