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35190
大小:8.90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8-31
《骨肿瘤成骨性肿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恶性骨肿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最常见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以及肿瘤骨所组成。骨肉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早期即有肺转移,一般从出现症状到肺转移约半年到一年,90%死于肺转移病理组织学特点:根据肉瘤性成骨细胞的数目、分化程度不同、产生的肿瘤骨多少而分为三型:Ⅰ型:成骨型Ⅱ型:溶骨型Ⅲ型:混合型骨肉瘤病理的主要特征,为肿瘤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可出现数量不等的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好发年龄与部位:多见于青年(15~25岁),男性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2、干骺端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常较热并有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成骨↑、溶骨↑↑↑)也是术后指示手术是否彻底的指标X线表现:典型表现占2/3,基本改变如下:骨破坏和瘤骨的形成总是不断交替和重叠地进行(1)局限性溶骨性破坏;(2)局限性骨髓腔硬化;(3)肿瘤骨:最重要的本质表现①象牙质样瘤骨②棉絮状瘤骨③针状瘤骨(4)骨膜增生;(骨膜三角)(5)软组织肿块;(6)病理骨折;(7)侵犯骨骺、关节与邻近骨质。成骨型:瘤区以密度增高之肿瘤骨为主;溶骨型:瘤区以骨质破坏为主;混合型:溶骨破坏与肿瘤
3、骨相近;骨肉瘤成骨型骨肉瘤:溶骨型骨肉瘤:混合型骨肉瘤:CT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骨+骨膜反应比X线平片更好地显示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比X线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细小的骨化或钙化的显示不如CT、X线软组织、周围结构关系和骨髓腔内扩散显示良好转移性骨肿瘤(Skeletalmetastases)概述:指癌、肉瘤或其他恶性病变转移至骨骼而发生。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其中以癌最多,占80~90%。以血行转移为主。转移性骨肿瘤临床表现:发病:常见于老年人,多见于红骨髓存在部位,病灶常多发。症状及体征:疼痛、病理骨折、压
4、迫神经或脊髓等。转移性骨肿瘤原发癌依次来自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肺、肾、鼻咽、宫颈好发于脊柱、骨盆、肋骨、颅骨长骨见于膝肘部以上,远端少见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转移性骨肿瘤X线表现:共同特点好发于脊椎与扁骨;病灶常为多发,易发生病理骨折;骨膜反应无或轻;软组织肿块较少或较小;可查出原发病灶;转移性骨肿瘤溶骨型:F88YNPC转移性骨肿瘤成骨型:骨转移瘤(硬化型)源于前列腺癌源于乳癌转移性骨肿瘤混合型:蒹有骨破坏和增生骨转移瘤(溶骨型)源于甲状腺癌、椎弓根破坏骨的肿瘤样病变(Tumor--likedisorders)——指病变形态或其某一阶段的生长方式类似骨
5、肿瘤,而组织学上并非肿瘤组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DysplasiaofBone)——指正常的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疾病。病因未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年龄:男多于女,多骨型女性多;11~30岁(70%)好发部位:股、胫、肋骨,颅骨—下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表现特点:病程:长,平均6年。全身性者婴儿即发病。症状及体征:可引起骨痛、肢体延长或缩短,骨干弯曲、跛行、骨性狮面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表现:病理:主要成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不成熟的原始骨组织;后者含钙,X线骨密度取决于二者的比例。以同时出现多种表现为多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
6、线表现:四肢躯干骨(1)单囊或多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2)毛玻璃样改变——特征性改变(3)丝瓜络样改变;(4)虫蚀样改变;(5)硬化改变;多囊状膨胀改变单骨多囊状膨胀改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丝瓜络样病变虫蚀状病变虫蚀状硬化改变毛玻璃样改变①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硬化型改变)骨囊肿(BoneCyst)概述:病因未明。一般认为可能是骨内出血伴有进行性骨吸收及液化而形成的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骨囊肿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一纤维薄膜包围之稀薄的棕色液体,其内可有纤维性间隔骨囊肿好发年龄与部位:青少年(9~14岁)多见,肱、股骨近端的干骺端或骨干,不超过骺板。临床表现特点:(1)一
7、般无症状。(2)较大时可有隐痛,劳动受碍和病理骨折。骨囊肿X线表现:圆形或类圆形、界清之透明区,呈中心性向骨干膨胀为主,内无钙化、骨化;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硬化,但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易并发病理骨折,单房型多房型伴病理骨折①②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