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34771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害1例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害1例报告作者:楼敏芳邵志华汪荣杰姜纪敏【关键词】神经 作者于2005年3月收治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现报道如下。 1病历报告 患者女性,74岁;会计师。因“构音障碍16个月,行走困难12个月”于2005年3月19日入院。患者于16个月前逐渐出现声音嘶哑,构音不清,发音含糊。诊断为“球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及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1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同时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右侧肢体乏力,行走呈拖步。近1~2个月不能单独行走,同时出现哭闹、脾气暴躁等精神症状。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肝炎、结核病
2、史,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史,无食物、药物过敏。21个月前出现皮肤瘙痒、口干,饮水后未能缓解,进固体食物需用水吞下,及眼干、腰背、双膝关节酸胀痛等症状。近12个月出现牙齿斑块脱落史。入院查体:T37.1℃,P80次/min,R16次/min,BP120/80mmHg;神清,消瘦貌,查体部分配合,全身皮肤无皮疹,双下肢有黄褐色色素沉着,齿缺失,其余牙齿可见残根,腮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体征;舟状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双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上、下运动受限,伸舌困难,舌肌无萎缩、咽反射存在,全身肌肉呈废用性萎
3、缩,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上肢肌张力屈曲样增高,右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亢进,左侧肢体正常,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病理征阳性。腹壁反射对称,全身感觉无明显异常,共济检查不配合,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进行化验辅助检查如下:血常规WBC3.9×109/L,RBC3.1×1012/L,Hb89g/L,PLT157×109/L;尿常规pH5.0,尿蛋白阴性,尿比重1.025;血纤维蛋白原4.51g/L,血β2微球蛋白4.97mg/L,血胆固醇5.8mmol/L,血沉44mm/h,24h尿蛋白正常,r-谷氨酰酶112
4、U/L,碱性磷酸酶164U/L,C反应蛋白13.70mg/L,类风湿因子阴性,免疫球蛋白IgG19.20g/L,IgA、IgM正常,补体C3、C4正常,抗“O”阴性,抗SSA阳性(2次),抗核抗体多态谱阳性(2次),Schirmer试验阳性,唾液流变率阳性,腮腺造影阳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提示双侧听觉通路功能受损。胸部CT:支气管病变,左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主动脉增宽、迁曲。头颅MR1:各脑沟、脑裂增宽,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增大。头颅平片:骨质疏松。根据以上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损害部位累及双侧锥体束,舌咽
5、、迷走神经、上、下丘及高级皮层功能受损。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2 2讨论 原发性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同时还有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累及神经系统比较少见,累及神经系统多部位损害的更少见,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发生率约10%~15%,最常见类型为远端对称性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约5%,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也可有多灶性症状和局灶症症状[1]。 本组1例原发性SS患者21个月前出现持续口干,进食固体食物需用水帮助,持续眼干,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
6、+),腮腺造影(+),抗SSA阳性,其诊断符合2002年国际风湿病学会关于SS诊断的修订标准[2];患者出现口干、眼干症状后5个月开始出现构音障碍及精神症状,合并的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多样性,且先后累及。据文献报道[3],神经症状可出现在原发性SS早期甚至诊断之前,也有最晚者发生于病程10余年后,提示神经并发症的出现似与病程长短关系不大。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原发性SS患者的主诉,重视对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发病因的探讨,重视病史和全面体检,重视神经科和风湿病科的联系,避免因忽视其它系统症状而导致漏诊和误诊,影响患者的预后。 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干燥综合征并发的神经系统损
7、害,不论是中枢还是周围神经均与血管炎有关[4]。血管炎多因冷球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造成各脏器损伤。【参考文献】 1韩仲岩.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05~206. 2董怡.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中华风湿病杂志,2002,6(4):257. 3孙雪辉,袁威玲,刘一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伤8例.临床荟萃,2004,19(4):224~225. 4董怡.干燥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中华风湿病杂志,2005,9(1):8.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