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

ID:17433662

大小:3.81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31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_第1页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_第2页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_第3页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_第4页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睡眠障碍老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年睡眠障碍及心理护理制作人:吴晓琳、詹明霞材料收集:全体成员第四组:吴晓琳、唐新邵、胡晓菊、马小杨、盛帅英、易秀瑛、詹明霞目录一、老年睡眠障碍的定义二、睡眠的意义三、关于睡眠的调查四、睡眠障碍的早期症状五、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六、老人睡眠障碍的发病因素七、如何检测睡眠障碍及区别生理性失眠八、睡眠障碍的护理九、拓展老年睡眠障碍老年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障碍是指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或睡眠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睡

2、眠障碍能引起相当的醒觉时病态。睡眠的意义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时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它与觉醒规律性交替,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睡眠障碍会导致中枢神经尤其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失常,出现心理活动障碍。6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白天嗜睡;65—90岁外因性失眠或慢性失眠患病率高达90%。关于睡眠的调查据近年的全球睡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因失眠、易醒、多梦等睡眠时间不足与睡眠质量问题而存在睡眠障碍者高达42.5%。面对4成国人睡眠障碍的严重局面,已引起有关部门与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但是

3、,绝大多数患者对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还缺乏应有的重视。观察研究表明,长期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多层次的且危害深远。老年人睡眠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老年人睡眠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4、2.睡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

5、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眠呼吸障碍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人睡眠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3.嗜睡常见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

6、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嗜睡的原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疾病、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药物或酒精影响)是慢性睡眠困难(>1个月)的原因。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临床表现入睡困难睡眠呼吸暂停嗜睡抑郁肺部感染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呼吸困难并发症+反应迟钝+头痛猝死抽搐失眠夜寐不实心律失常抑郁症烦躁不安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

7、原因1.引起睡眠障碍的疾患多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周期性肢动、夜间肌痉挛、AD、谵妄、帕金森病、抑郁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及药物因素(如安眠药、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碍。其中夜间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约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点为入睡后小腿屈肌群发生屈曲收缩(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虫行感或雀

8、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暂觉醒。65岁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10次/h者占21%。2.睡眠易受干扰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不良的睡眠习惯、情绪失调、社会心理因素、不适的睡眠环境或睡眠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睡眠。(二)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改变和睡眠结构变化,60~80岁健康老人虽就寝时间平均为7.5~8h,但睡眠时间平均为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