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

ID:17421479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_第1页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_第2页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_第3页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_第4页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5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风险事故及护理投诉的控制效果。方法统计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2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3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结果对照组风险事故率为2.08%,观察组为0.32%,组间差异显著(χ2=7.426、p=0.031);对照组投诉率为3.11%,观察组为0.64%,组间差异显著(χ2=8.285、p=0.024)。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可显著控制急诊护理中事故发生率,继而降低患者投诉比例,对护患关系及急诊质量意义重大。【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事故发生

2、率急诊护理中随时面临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若未恰当处理极易造成抢救时机的延误,造成急救处理不当引发护患纠纷[1]。风险管理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诊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预防,降低意外事件对病情的影响,提升突发情况抢救效率。本院基于这一背景,对比分析了风险管理运用于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风险管理前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共289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实施风险管理阶段2014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共31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患157例,女患132例;年龄在16-59岁之间,平均年龄(37.2±6.1)岁。观察组

3、中男患163例,女患151例;年龄在18-63岁之间,平均年龄(39.2±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一般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护理管理模式,保障护理过程中的应急状态,在专业护理技能操作下实施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加入风险管理理念,具体操作如下:1.2.1提升急救技能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救处理的基本操作,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尤其应注意护理经验少、工作时间短的青年护士,加强急救护理及常规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护理中需了解患者突发心梗、脑梗的临床表现,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并注意抢救时效性,如“黄金五分钟[2]”的抢救技

4、巧培训,可极大程度提升急救有效性。令护理人员了解危急症状的表现,学会观察呼吸状态、瞳孔变化等。1.2.2强化风险意识对急救护理人员加强风险意识培训,首先保障期急救法制观念,将急救法规、事故处理条例等通过日常学习灌输于护理人员脑中,其中插入典型案例说明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培训中还需包含急救处理中的各项操作流程,对每位护士明确其职责、岗位,避免急救处理中由于工作分配不当延误抢救时机。定期将发生的事故、投诉或处理不当事件上报,集体讨论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严控事故的产生。1.2.3沟通能力培训在急诊护理中必须了解患者病情、病因以及不适感,可首先与患者沟通,了解主斥症状以及不适感持续时间、产生原

5、因;若患者已无法沟通可与其家属沟通了解发病原因及病史,对急救处理做好准备。护理人员需具有同情心与责任心,在正确的沟通中高效率的了解病因,有利于护理纠纷的控制。同时,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也应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处理办法,做好护理告知,取得患者家属理解与支持。1.2.4急救物品管理每日检查急救中可能用药的物品、药品,做好物品清洁工作并保障准备的完整性,避免急救中需另准备物品浪费抢救时间。检查中需对部件的运行、完整情况仔细查验并做好记录;若存在无法自行解决的故障需及时上报并跟踪处理情况,同时使用相关设备替代[3]。每日安排固定班次护理人员对急救药品、设备以及氧气等设施清点、检查,

6、做到对故障或缺损的及时处理,以备急用。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统计两组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故及护理投诉例数,组间对比差异性,详情见下表:表: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表组别风险事故(例)事故率(%)护理投诉(例)投诉率(%)对照组(n=289)62.0893.11观察组(n=314)10.3220.64χ2-7.426-8.285p-0.031-0.024由上表,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讨论需要急救处理的患者病情多已经处

7、于危重程度,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护理处理中必须冷静沉着应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护理效力。急诊护理中风险因素较多,例如环境因素、人员意识因素、制度因素、准备因素等。具体而言,若在急诊护理中急诊环境处于紊乱状态,护理人员无法找到自身岗位、职责,无法做到有条不紊的抢救;或由于经验缺乏无法正确与患者沟通,未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主斥、发病原因、持续时间等,可能造成抢救处理时间延长甚至判断错误,造成抢救有效性的下滑[4]。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